洪滨丝画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li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滨丝画是中国唯一一家设计、制作生产丝棉画的民营企业,从她的诞生距今仅二十余年的历史,算得上一个比较新的手工艺品种,其形式与内容必然具备了现代社会的审美因素和取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袁洪滨发明的“洪滨丝画”在国内外的影响日渐扩大,产品遍及海内外并获得广泛的赞誉,并在我国现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洪滨丝画作为“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全新表现形式”,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中发展演变着,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生活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逐渐强化作品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洪滨丝画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社会团体,美化生活、装点环境的一种理想的装饰形式。它犹如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将现代手工艺与绘画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典范。其内容涉及到绘画领域的各个方面,把西方的油画写实性、抽象性;东方中国画中的写意与工笔;中国传统年画,以及摄影作品形式,用纤维棉材料成功的加以诠释。   鲜明的现代手工艺特点,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散发着强烈的现代审美气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洪滨丝画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靠纤维棉的撕、拉、搓、捻、压、拔、铺等方法来塑造,作品制作靠自然粘贴来完成的,是一种现代手工制作的艺术形式。制作工序基本是:定稿画料,底板刻模,手工制作,装裱成框。四套工艺融汇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特点,把纤维棉的多变形态与绘画的笔触、肌理巧妙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在不同的时期与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作品风格自然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定时期范围内形成的风格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取向。马鞍山洪滨丝画与福建漳州棉花画,李福堂的棉堆画以及相关画种相比,在形式上,内容上,色彩造型以及工艺制作上都有很大差异。其画风更加精致、细腻,具有现代感,充分展示了江南人民性格特征,同时又符合现代民众的审美心理。   洪滨丝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它的发展流变必然与这个时代的背景以及民众的审美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深入分析大众审美心理以及市场的价值定位,为洪滨丝画的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佐证。绘画作为当代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洪滨丝画将绘画与现代手工艺相结合的这一工艺美术的新颖形式,已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同行的广泛重视,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对洪滨丝画的价值定位于产业化走向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情况下,洪滨丝画的工艺价值更加便于实现产业化的道路,从而制度创新与发展的策略。因此,对洪滨丝画的各个方面进行分层次的梳理与研究,不仅突出其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美学方面的史料价值,同时延伸到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武术属于人体文化的范畴,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的一门学问。武术思想史研究具有“导游”、完善学科体系以及文化和现实的意义,理应得到研究者
学位
当前,旅行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旅行社产品在旅行社的自身发展与市场竞争中体现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被各界认同,旅行社产品研究也成为我国旅游学界及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的新热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苏冷战格局逐渐出现苏联进攻美国防御的战略态势。由巴基斯坦国内的问题引发了印巴对抗的南亚危机。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