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全国先后共有3个批次,14个省市区陆续发布相关实施方案并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其中第三批次进行改革的省市均采用“3+1+2”模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全体学生均需参加。“1”代表学生需要从“历史”或“物理”中选择一门(首选科目)作为等级考科目,且其计分模式与语文、数学、外语相同,以考生的原始分直接计入高考总分。“2”代表考生课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四门学科中自由选取两门(再选科目)作为等级考试科目,其计分模式是对学生的原始成绩进行排序,按一定比例对其进行等级划分,而后根据不同等级进入赋分,以等级分计入高考总成绩。实行“3+1+2”模式增加了学生等级考试科目中的自主选择权,但同时选课组合由文理科2种上升至12种,导致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普通高级中学教育教学组织的新常态。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关于走班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行政管理、保障机制、实施困境、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且基于“3+1+2”模式进行的研究比较少,相应的实例和数据比较匮乏。故本研究以湖南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形式调查了3所不同类型(省级示范性高中、普通民办高中、市属薄弱学校)普通高级中学在“3+1+2”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实施现状,并对走班前后主要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生物学教学出现了高选科率、高兴趣值、高区分度、高灵活度四个方面的现象,并对四个方面现象的出现对现在普通高中生物学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且分别进行了正反面论证,揭示了在“3+1+2”新高考模式下,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挑战。接下来基于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调查的调查结果和数据,从走班前各因素后对生物学教学造成的主要变化和影响出发,基于教育学基本理论,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第一二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经验,从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两个层面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