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胆红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尤其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递增态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37亿成人罹患糖尿病,其中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近十年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由0.9亿上升到1.4亿,这一数字的持续增长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将是一项重大的挑战。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造成的身心健康威胁,而人们惯于将焦点放在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上,却很少关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DOP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并发骨量减少、骨骼微结构破坏和骨骼脆性增加,具有极高的致骨折及致残率。DOP严重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难管理,长期高额治疗费用给许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如果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就可以极大程度的减缓病情进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引发氧化应激,继而加重胰岛素抵抗,造成骨代谢紊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导致其凋亡,同时可以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加速骨质流失。人体的抗氧化系统可以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反应的损伤,而尿酸和胆红素是两种最常见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其强大的抗氧化特性能够消除体内超负荷的ROS,抵御各种原因引起的氧化应激,保护成骨细胞线粒体和DNA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避免骨转换过快导致骨质流失。然而,关于尿酸和胆红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的促氧化-抗氧化作用仍有争议,因此本文将探讨T2DM患者血尿酸及胆红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方案。目的本研究将探讨T2DM患者的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以及其他生化指标与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纳入277例,其中男性114例,女性163例,采集研究对象的病史、生化检验结果和骨代谢指标,将所有受试者分为男女两个亚组,并运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分别测量男女组患者腰椎(L1-L4)的骨密度,再根据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1组)、骨量减少组(T2组)、骨质疏松组(T3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男女亚组中各组间一般资料、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尿酸及胆红素等指标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单因素筛查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男女组的资料比较男性与女性在病程、BMI、FBG、HbA1c、TG、PTH、25-OH-D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年龄、Ca、P、ALP、TC、HDL-C、LDL-C、P1NP、OC、β-CTX低于女性,UA、TBIL、BMD、T值高于女性,P<0.05。2.各亚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男性中,3组间年龄、病程、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组在BMI、UA、TBIL低于T1组,ALP高于T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中,T3组在年龄、BMI、TBIL、UA低于T1组,ALP高于T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三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亚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比较男性中,T3组的P1NP、OC、β-CTX均高于T1和T2组。其余指标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中,T3组的β-CTX高于T1组,其余指标在三组间无差异(P>0.05).。4.各组患者尿酸、胆红素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男性中,BMI、UA、TBIL均与骨密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41、0.323、0.255,P<0.05。尿酸与β-CTX负相关,相关系数r=-0.291,P<0.05;TBIL 与 P1NP、β-CTX 负相关,相关系数r=-0.191、-0.191,P<0.05。女性中,年龄、TC与BM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76、-0.156,P<0.05;BMI、UA、TBIL与BMD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07、0.394、0.189,P<0.05。UA与P1NP、β-CTX负相关,r=-0.235、-0.154,与 25-OH-D3正相关,r=0.155,P<0.05。TBIL与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P>0.05。5.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中,未控制相关影响因素时,骨质疏松的发生与UA、TBIL均呈负相关(模型1、2,OR=0.991、0.855,P<0.05)。调整BMI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仍与UA、TBIL呈负相关(模型4,OR=0.992、0.847,P<0.05)。进一步调整BMI、Ca、ALP因素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依然与UA、TBIL呈负相关(模型5,OR=0.992、0.843,P<0.05)。提示UA、TBIL水平增高是男性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女性中,未控制相关影响因素时,骨质疏松的发生分别与UA、TBIL呈负相关(模型1、2,OR=0.987、0.853,P<0.05)。在调整年龄、BMI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仍与UA、TBIL呈负相关(模型4,OR=0.988、0.862,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BMI、ALP、TC、HDL-C因素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依然与UA、TBIL呈负相关(模型 5,OR=0.988、0.853,P<0.05)。提示UA、TBIL水平增高是女性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总胆红素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正常范围内的高尿酸和高胆红素有助于维持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量正常。
其他文献
背景膜性肾病(MN)是导致肾病综合征(NS)的常见原因。其在临床上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较少伴有血尿,主要需要与微小病变肾病(MCD)相鉴别。肾穿刺活检是鉴别二者的金标准。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虽然被认为是MN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它的灵敏度只有70%左右。对于大量的抗PLA2R抗体阴性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无创工具来区分MN和MCD。MN患者中约80%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
学位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使用达格列净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分析达格列净是否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观察达格列净治疗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及下肢截肢或泌尿系统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估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为未来临床更好的使用SGLT2抑制剂类药物提供帮助。方法1.本研究搜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
学位
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临床急危重症,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容量超负荷、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威胁生命的一系列并发症。AKI预后不一,可进展至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AKI向CKD转变涉及多种机制且极其复杂,其中肾小管不完全修复、炎症反应、内质网(Endopl
学位
背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的患者,包括激素依赖型(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SDNS)、激素抵抗型(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频繁复发型(frequently relapsing
学位
<正>应以"规范管理、留痕管理、动态管理"为原则,构建OSA和NRA账户一体穿透式管理框架,实现充分展业、协同监管、有效监测的监管目标。近年来,离岸账户(OSA账户)与境内非居民账户(NRA账户)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宽于在岸管理的固有特性以及管理上的漏洞,为异常资金流动提供了渠道。对此,外汇局青岛市分局以"规范管理、留痕管理、动态管理"三原则为基础,对构建OSA和NRA账户一体穿透式管理框架进
期刊
研究背景原发性阑尾肿瘤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消化道肿瘤,此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数病例是在阑尾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后才得以确诊的,因此早期诊断率低,容易漏诊、误诊。原发性阑尾肿瘤的病理分类复杂,多年来一直缺乏统一的分类共识,治疗上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对于不同病理分类者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手术方式。此外原发性阑尾肿瘤容易扩散到腹膜腔引起腹膜转移,随疾病进展可形成一种以黏液性腹水和腹膜植入物进行性积聚为特征的临
学位
背景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转化增加、骨重塑周期缩短和骨重塑解偶联。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病因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也存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下降和骨量减少的现象,并可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GD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伴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不同
学位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是最具有侵袭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5年生存率为15-25%,也是与癌症相关的第六大致死原因。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鳞状细胞癌占所有原发性食管癌的90%以上,而腺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食道癌组织学类型。我国食管鳞癌高发,根据数据统计,食管鳞癌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四位。近几十年来,食管鳞癌在多学科治疗方案和诊断成像方式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总体的生存效益并没
学位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进展相对缓慢的全身性疾病。近十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依旧居高不下,节节攀升。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居于世界前列,局面不容乐观。我国糖尿病类型以2型糖尿病为主,随着患病人群数量增长,伴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群体数目也逐渐庞大,由此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上较为常见,是造成糖尿病人群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这一不良结局的首要原因。DR的发病机制和原因目
学位
研究背景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胃是GIST最常见的部位,占GIST的50%-60%,其次为小肠占20-35%,之后是结肠和直肠共占5%及食管约占<1%。由于GIST具有恶性侵袭潜能,且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对GIST无效,现有研究认为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方法。对于小于2cm的胃GIST,若病变在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