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分析元谋干热河谷地区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各类型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生长状况、天然更新状况、林下植物多样性,定量评价各人工林稳定程度,得出最稳定的人工林模式,并针对该地区人工林的现状提出生态系统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元谋近5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其气候变化趋于缓和并向着湿润的方向发展。2.不同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除25号样地念珠相思纯林土壤养分状况比对照地差以外,其它人工林的重建对土壤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作用,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对照地。3.通过对不同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25号样地念珠相思林表现最好,但该林分出现了枯梢现象。4.选择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林分分析天然更新效果。苏门答腊金合欢单株结实数量只有新银合欢的47%;苏门答腊金合欢种子的传播距离为110m,比新银合欢种子的传播距离远20m;两个树种一年生幼苗受到较严重的干旱胁迫,保存率很低。除天然下种更新所形成的新银合欢林以外,在人工林中,苏门答腊金合欢3年或3年生以上幼苗、幼树比新银合欢较常见。5号样地赤桉苏门答腊金合欢混交林天然更新效果最好。5.人工林层次单一,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主要为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人工林林下植物种数低于荒草地高于光板地。出现最多的前三种植物为扭黄茅、牛毛毡、车桑子。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好的为位于阴坡的13号样地赤桉纯林。6.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进行综合评价,最稳定的为5号样地赤桉苏门答腊金合欢混交林;相对稳定的为7号样地新银合欢纯林、1号样地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9号样地新银合欢纯林、10号样地苏门答腊金合欢纯林;相对中等稳定的为6号样地苏门答腊金合欢纯林、2号样地赤桉苏门答腊金合欢混交林、16号样地柠檬桉新银合欢混交林、25号样地念珠相思纯林;不稳定的为13号样地赤桉纯林、19号样地马占相思纯林、21号样地纹荚相思纯林、23号样地台湾相思纯林、17号样地印楝纯林、24号样地绢毛相思纯林、12号样地柠檬桉纯林、11号样地赤桉纯林、14号样地大叶相思纯林。 <WP=6>7.针对元谋人工林现状提出对人工林进行水分管理、立地管理、优化群落结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考虑人文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