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鲍德里亚是法国20世纪特立独行、立场最为鲜明的后现代思想家,在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撰写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特别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对消费社会中的异化问题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究。从当代社会的丰盛现象出发,鲍德里亚揭示了身处日益丰富的商品环境下人们的消费异化状态,并对这一消费异化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德里亚是法国20世纪特立独行、立场最为鲜明的后现代思想家,在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撰写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特别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对消费社会中的异化问题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究。从当代社会的丰盛现象出发,鲍德里亚揭示了身处日益丰富的商品环境下人们的消费异化状态,并对这一消费异化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他先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对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异化问题的分析进行高度概括,其后又将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消费异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在其后期,鲍德里亚因为创立并坚持自己的符号政治经济学而逐渐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直至与马克思主义决裂,走上了后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和不断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暴露了消费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西方各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流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些人单纯追求即时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快感,阻碍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我国新时代的征程中,怎样客观理性地看待消费,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奠定了其研究现代消费异化问题的方法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基于消费社会的丰盛现象,探析消费异化问题的特征、原因以及解决途径;第三部分是对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的理论评析以及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阐述对我国带来的现实启示。总的来说,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认真研读鲍德里亚有关消费问题的文本,客观辩证地分析其思想,汲取其理论精华,可以为我国形成绿色健康理性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随形势的改变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在新的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去了一定的说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受到冲击和挑战,产生一系列话语失效的问题,使得话语越来越不被人信服。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优化研究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本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对策,以此提升话语的解释力。对本命题进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催生了多种新兴网络青年亚文化,“丧文化”便是自2016年随着“葛优躺”拉开序幕,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并在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年轻人随时随地在微信、qq、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上“晒丧”、“聊丧”、“比丧”。因“丧式表达”的含蓄性与娱乐自嘲风格,对生活在高压社会下的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年轻人在“丧文化”的潮流中寻求群体认同,在“晒丧”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它们经过了岁月的浸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充分挖掘天津市非遗中的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第一部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大致介绍了非遗的概念、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类型和区域分布。 本文第二部分进一步
随着童模市场的快速发展,不少家长带领孩子进入这一领域,他们初衷各不相同,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者纯粹就是为了捞上一笔。但由于缺乏行业规制和专门性保障童模权益的立法,有的家长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时迷失自己,不惜侵害童模受教育权、休息权、身体健康权等权益;有的雇主追求盈利将童模视为成年人来安排工作漠视童模权益,致使童模权益受侵害现象严重。为此杭州滨江区出台了全国首个童模保护规定《关于规范童模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的关注点不断增多,文化问题也逐渐凸显。文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把文化及其功能思想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通过挖掘其本真精神和时代价值,以其理论关照文化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寻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功能思想的真理。本文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新状况的不断出现,社会上出现了诸如“阶级斗争熄灭论”“阶级斗争过时论”等错误言论。面对这些新问题,需要我们回归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的丰富内容,给予错误思潮有力反击。本文以《共产党宣言》为依据,考察了《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及其发展脉络,阐述了《共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家庭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我国传统的家庭关系、家庭形式、家庭功能不断变化,人们关于家庭的认知正处于一种相对迷茫、混乱的状态,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阻碍。如何认识家庭形式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应对当代家庭各种变化中出现的问题,是当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虽然并没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研究的,但事实上在他们很多著作中的某一隅都盛开着道德思想之花。道德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较为集中对道德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该著作中,恩格斯通过对杜林永恒道德论的批判,详细阐述了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基本属性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趋势等一
恩格斯的道德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把握恩格斯的道德学说,在理论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基本内涵。同时,也能够在新时代中正确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为当今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终结》)经典文本为依托,分析《终结》中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趋于极限,同时,工业化的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西方一些理论家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奥康纳是当代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奥康纳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础上,结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