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小蠹虫是为害橡胶树小蠹类害虫的总称,包括小蠹科、长蠹科、长小蠹科以及粉蠹科的一些种。近年来,橡胶小蠹虫已由以往的偶发性转变为如今的常发性,对我国的橡胶产业构成了一定威胁。在我国最大的植胶区海南,为害橡胶树常见的小蠹虫有橡胶材小蠹、铲尾长小蠹、循胸材小蠹、茶材小蠹、日本双棘长蠹、对粒材小蠹、双钩异翅长蠹等。橡胶小蠹虫一般不为害健康的橡胶树,成虫钻蛀因风、寒、病害和雷电闪击等自然灾害引起裸露的木质部、裂皮部位、生长势衰弱的树干和枝条,造成树干易受风折,严重的导致整株橡胶树死亡。小蠹虫钻蛀橡胶树的木质部后,在母坑道内进行产卵,卵孵化后,幼虫便在母坑道周围蛀食补充营养,同时钻蛀形成子坑道,老熟幼虫于子坑道末端化蛹,羽化后蛀破树皮飞出,再对其它的橡胶树进行为害。由于小蠹虫的隐蔽性,使得对其进行防治极其困难,常规的化学药剂施药方法对其难以奏效,因此,利用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进行诱杀,成为当前防治小蠹虫的最佳选择。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是昆虫信息素的一种。利用信息素进行田间诱集害虫,不接触植物和其它农产品,无农药残留,是当今提倡的生态环保型防治害虫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进行大量田间诱集,结果报道如下:1.筛选出对橡胶小蠹虫有诱聚效果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本研究用6种昆虫聚集信息素进行田间试验,结果顺-马鞭草稀醇与小蠹二稀醇对橡胶小蠹虫有较好的田间诱集效果,两种小蠹虫聚集信素均表现出田间诱集效果随浓度变化呈梯度关系,高浓度田间诱集效果优于低浓度。马鞭草稀酮单独使用时对橡胶小蠹虫诱集效果较差,而在马鞭草稀酮与α-蒎烯混配试验中,α-蒎烯对马鞭草稀酮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2.筛选出橡胶小蠹虫聚集信息素的用量及用法。田间施用顺-马鞭草稀醇和小蠹二稀醇诱集橡胶小蠹虫时,最佳稀释倍数为0.313mg液,用量每诱捕器小营养袋盛25.0mL,用挂袋法,小孔数刺150个即可。3.设计制作了简易橡胶小蠹虫诱捕器。自行设计的简易橡胶小蠹虫诱捕器具有携带轻便、操作简单、可循环利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且其成本低廉,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4.设计制作了简易橡胶小蠹虫诱捕器,并明确了最佳使用方法。简易小蠹虫诱捕器在橡胶园中最佳的悬挂高度为2.5m,最适合的间格距离为50m。诱捕器的使用方法有挂袋法、盛液法两种,两种使用方法均能较好地诱集到橡胶小蠹虫,其中盛液法易造成信息素的浪费,建议使用便宜诱集剂时使用。而挂袋法能均匀地让诱集剂从小孔中挥发出,对小蠹虫进行诱集,是小蠹虫聚集信息素使用的首选使用方法。5.明确了橡胶小蠹虫聚集信息素田间诱集的最佳时间。橡胶小蠹虫田间种群高峰期与季节的变化有关,诱集效果与田间气象因子有直接关系,大风、雨水、极端低温、高温均不利于田间诱集小蠹虫。冬季,雨水少,平均温度为22-28℃时是最佳诱集温度范围,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橡胶小蠹虫成虫活动高峰期,可于该时段内进行大规模田间诱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