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视角下冥想和手势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身认知是基于反对传统认知主义的“离身认知”观点提出的,主张认知是具身,强调身体在认知的作用。这一理论的兴起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启发,研究者开始关注身体结构和动作经验与认知思维的交互作用。发现无论是内在的身体结构和状态、还是外在的身体和环境的互动经验都对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与常规问题解决不同,顿悟问题解决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因此,本文以顿悟问题解决为研究对象,冥想和手势为例,设计两项研究来探讨冥想这种内在身体状态和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手势两种不同的具身体验对顿悟问题解决是否存在促进作用以及二者在顿悟问题解决上的叠加效应。研究一考察不同水平下冥想和手势分别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其中实验1a主要研究不同警觉水平下,冥想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采用3(冥想类型:冥想警觉组、冥想放松组、休息对照组)×2(解决问题类型:顿悟类、常规类)的混合实验设计,冥想类型为被试间变量。结果发现,警觉水平越高的冥想组,解决顿悟问题效果越好。实验1b主要研究有无线索提示下,手势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采用3(手势类型:带线索手势组、无线索手势组、拍手对照组)×2(解决问题类型:顿悟类、常规类)的混合实验设计,手势类型为被试间变量。结果发现,有手势线索的情况下,解决顿悟问题效果更好。研究二则考察冥想和手势的共同作用,采用2(结合类型:冥想+有线索手势组、冥想+无线索手势组)×2(解决问题类型:顿悟类、常规类)的混合实验设计,结合类型为被试间变量,要求被试冥想的同时进行手势模仿。结果发现冥想和有线索的手势叠加效果会更好,并与研究一对比,发现效果好于以上所有具身情况,但冥想与无线索手势的结合效果反而比以上情况都差。实验结论:冥想和手势作为两种不同的具身体验都可以在不同水平下促进顿悟问题解决且效果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叠加或抵消,但在常规问题上没有显著的效果。
其他文献
周埙(1714.02.06—1783.02.05),江西龙泉人,精通音律,擅长作剧,清代中期戏曲作家。周埙的戏曲创作主要集中在乾隆时期,主要戏曲作品有传奇《拯西厢》《中州愍烈记》,杂剧集《广陵胜迹传奇》。周埙为人和善,与当时的朝廷重臣、文坛名士,龙泉县名士等多人都有交往。在他参与编纂的《龙泉县志》中留下了大量与友人交往的印记。主要交往的对象有蒋士铨、王文治、彭元瑞、杨锡绂、杜一鸿、陈履祥、王卓等,
学位
对人才的选拔和评估是一个组织良好运行的前提条件,选拔决策一直以来是管理学家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来也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选拔决策作为复杂决策的一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阶层信号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评价,从而影响后续的选拔决策。本研究使用虚拟情境启动任务,探究社会阶层信号对选拔决策的影响,共包含三个实验。实验一给被试呈现候选者社会阶层的相关信息,被试根据信息填写录取意愿,以此探究社会阶层信号
学位
歌剧《呦呦鹿鸣》是2017年是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等联合创制演出的浙江省首部以现实主义为题材讲述真人真事的叙事性民族歌剧,也是首部以女科学家为主要人物而创作的歌剧。该剧由孟卫东作曲,咏之和郭蔡雪编剧,廖向红导演。剧中的主角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者,是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该剧讲述了主人公屠呦呦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再到被病痛缠身却满怀理想的花季
学位
在数字化、碎片化的时代,在生活节奏极快、生活压力也极大的时代,人们似乎忙于奔波却迷失在了奔波的路上,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迷茫。积极的生命意义感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也能使人们减少自杀意念、降低抑郁程度。如何提升人们的生命意义感,让人们拥有更多积极的心理资源和更健康的心理呢?积极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敬畏这种积极情绪,敬畏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会引发人们从
学位
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备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范。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对主体人物所处的环境逐渐重视,注重画面空间感的表现、人物所处环境和画面氛围的统一,这是对工笔人物画的思考和延续。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代表,郑庆余的作品一方面吸收借鉴了传统中国画的用线、设色方法和审美理念。一方面又从西方绘画中借鉴了关于人物造型、光影表现、色彩学和透视学的一些手段,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
学位
面对“后危机”时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入了高速运转,经济的繁荣与物质的充盈使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与之对应的,大众过度消费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稳定和世界资源的枯竭,生活的麻木无趣、工作的压迫紧凑给现在人们的身心俱疲感与日俱增,健康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慢设计”是生活在当下人们对于“我”的颠覆性认知,是对事物本末倒置的反思,是深思熟虑后做出
学位
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是公认的品德结构的主要成分。每种成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成分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能否相互替代?本研究拟以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考察道德认知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脱、道德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本研究基于以往研究,探讨大学生道德品质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共包含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问
学位
师范生教师领导力是一种代表自身发展和影响他人的能力和素质。它与社会科学中的领导力概念不同,不以领导职位为基础,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领导力的发挥,因此对我国的教育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倡和关注的领域。目前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群体,如校长领导力、中小学教师的领导力、教师教学领导力等,因此我国的师范院校教育理应从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加之针对这一教师储备力量的群体尚未有相关的工具
学位
热情和能力是社会认知的两个基本维度,分别与社会性特质和智力性特质相关,是对知觉对象的意图与实现该意图能力的感知。知觉者、知觉对象以及情境和文化等因素都会对两个基本维度的感知产生影响。群体实体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属性,体现着特定群体在被人们感知时当作真正实体而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的程度,它是预测群体印象的有力变量。但它本身并非一个绝对积极或消极的群体属性,而是取决于情境以及感知者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在社
学位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升级与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渐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促进多媒体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一直以来教育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采用眼动样例,通过给新手学习者展示熟练的高经验者在学习学科知识时的眼动轨迹来进一步印证眼动样例在多媒体学习中的作用,以期帮助学习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研究从眼动样例这一因素出发,首先探讨不同知识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