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风景道是以旅游交通服务为主要目的,兼具休闲游憩功能的高品质景观道路,在整合区域复合型景观资源、保护区域生态及人文景观格局、提供游憩休闲机会、增进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对景观公路、旅游公路等类似风景道性质的道路建设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但对于这类道路应该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在理论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风景道规划相关的制度和标准的缺失,间接影响了风景道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推广建设,风景道在整合区域景观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提出旅游风景道规划的编制构想,系统地研究旅游风景道规划的方法和建设指引,对推进建设高质量、完整景观体验的旅游道路交通网络,促进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和文化安全格局的有效保护,带动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地方复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风景道规划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国外风景道规划管理体制特点,风景道规划的一般理念方法和规划内容,以及风景道规划建设的控制要素构成。其次结合我国法定规划体系,构建与法定规划体系相衔接的风景道规划体系,确定了各层级风景道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并在市域风景道规划层面上构建风景道网络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框架,包括从规划前期调研到空间规划、旅游策划、资源保护提升再到后期实施计划的全部内容要点,为市域(或区域)风景道规划提供了一个编制范本。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论文对旅游风景道的两个系统——道路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指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道路系统从道路形态设计、标志标识规划、交通安全设计和景观风貌控制四个方面进行规划研究,旅游配套设施系统从公路服务设施、管理救援设施、户外游憩设施、以及解说设施四个方面,对各类设施的设置标准、服务内容和风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外风景道规划中出现的优秀规划方法案例进行说明。为风景道的规划建设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及为后续风景道规划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案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