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手段。
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肝癌根治术的1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术后复发49例,其中肺转移3例,骨转移1例,这4例患者不列入本次研究对象。其余45例中再次手术治疗34例,术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AFR)治疗11例,所有复发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根据诊断复发时的肿瘤大小把他们分为A、B两组,A组35例,肿瘤≤2.0cm:B组10例,肿瘤>2.0cm。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及各种检查方法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复发时的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率A组低于B组(22.9%vs 60.0%:P<0.05)。血清AFP的阳性率(31.1%)比B超的阳性率(62.2%)低(P<0.05); B超的阳性率(62.2%)比CT的阳性率(84.4%)低(P<0.05);若三者联合检查,其诊断准确率最高。
结论:血清AFP阳性率可能与复发病灶的大小有关。血清AFP对复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低于B超,B超的早期诊断率又低于CT,若三者结合将更有助于复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