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群体因果性与因果建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zlh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群体因果性研究的是已知因果关系跨越群体能否成立的问题,即研究原因变量跨越群体能否产生效应,也被称为因果外推问题。跨群体因果外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相关群体的背景要素无法全部获悉,导致了原因变量跨越群体后的效应不易确定。面对这一问题,哲学研究者在形式技术层面使用因果建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南希·卡特赖特(N.Cartwright)和杰里米·哈迪(J.Hardie)使用线性模型进行证据性解释,这样的解释面临原因变量选择的困难,只适用于受限制的群体集合。丹尼尔·斯蒂欧(D.Steel)进行了跨越生物学实验和社会学边界的因果外推研究,使用可比较追踪进程的方法来确定原因变量,构造了一种机制解释模型。但是在原因变量与其产生的效应之间只能构造唯一一条路径,对于负向效应的原因变量缺乏适用性,无法解释一些因果外推的特例。朱迪亚·珀尔(J.Pearl)和伊莱亚斯·巴伦布瓦姆(E.Bareinboim)提供了图形化建模的决策方法,构造了可选择模型图,整体构思是建立在因果性可传输框架之上。但是,跨群体的因果条件并不能通过可传输性框架传递,并且作为平均趋势的估计,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变量效应无法通过可传输性框架进行确定。这就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因果建模方法,以便发现更好的因果模型,用以解决跨群体因果外推问题。从协调合理性的视角看,跨群体因果模型的发展体现了修正模型以增强协调力的改进策略,逐步扩大模型的经验协调力、概念协调力和背景协调力。使用调节技术分析因果路径与设置因果机制是模型修正的关键。在此基础之上比较、综合代表性模型的优势形成了新的因果调节模型。因果调节模型使用调节技术结合因果机制干预调节因子M,对于多条因果路径进行比较准确地描述,并且将图形化建模与线性方程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原因变量的跨群体效应,能够表征较为广泛意义上的跨群体因果关系。调节因子M发挥了转化与限定原因变量的关键作用,属于因果模型中“核心解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果建模方法成为了进一步解决跨群体因果外推问题的有效科学方法。
其他文献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极其复杂,长期面临细菌、真菌、病毒甚至线虫、蚜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害。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逐渐形成复杂而严密的先天免疫机制,感知并识别病
本文以炸药强爆轰驱动超高速金属飞片的理论和实验作为研究内容,在学术上对于深化爆轰产物性能和强爆轰驱动理论研究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爆轰驱动高速飞片问题是爆轰物理应
本文以中国平安寿险电话销售业务为案例,研究和分析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传统电销一刀切的业务发展模式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及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即对客户进行细分的方式不够准确、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以及以产品为中心而非以客户为中心等。对传统的电销模式进行颠覆,分析其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对其运作精准营销模式进行设计创新和探索研究。采用精准营销模式,可以依据所掌握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和
多孔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和可调控的孔径,在电化学催化、能量储存、电化学传感、超级电容器、吸附剂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多孔碳
蓟马科Thripidae是缨翅目Thysanoptera第二大科,世界包括286个现生属,中国已知97属。该科大部分种类为植食性,其中一些是重要的农林害虫。然而,有关蓟马科系统发育方面仅有少
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设计)问题的研究是数学科学中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领域,在过去的30年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作为数学尤其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涵盖了许多领域,比
对比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零售业,提出了传统零售业向"互联网+"零售业转型的4种主要模式,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零售业转型中出现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及
InAs/GaSb Ⅱ类超晶格因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天然的材料优势被视为是第三代高性能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优选材料。尤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高性能的超晶
介绍了在一代象增强器多碱阴极制备过程中,对光学反射率进行连续监控的装置,并对试验结果作了简单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2KSb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是逐层生长的,在锑、钾交替过程中,其化学
高速公路上行车最怕的是遇到团雾。大雾及局地团雾是交通事故高发的重要元凶之一,如何规避团雾,或者提前做好防范?12月18日,记者从蜀山经济开发区获悉,位于该区的一家企业已经自主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