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狭义的来讲就是“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材料。随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它既能体现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水平,也暗示着这一时期社会对教育发展方向的要求。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顺应义务教育的发展和不断改革,实施了“一纲多本”的政策,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此后多样化的教材版本在各地区陆续出版并投入使用。其中,第一批教育部审定通过的音乐教材版本为:人民音乐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湖南文艺出版社版。2012年三个出版社紧紧围绕《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又以新的理念、内容及呈现方式出版了新的音乐教材。本文就以这三版新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本身及学校使用教材的情况两个维度出发,横向比较,纵向分析,希望从中探寻到各版本教材的优缺点及特色,进而更深入地了解教材,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并没有从教材的起源、新旧教材的对比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而是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首先指明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旨在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背景依据,说明论文撰写的意义及方法;第一章对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整体的概述,在阐明音乐教材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小学多种版本音乐教材的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音乐新教材的相关性分析,其中包括《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背景及在其理念下三版新教材的编写原则体现;第三章、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论述内容。首先,对三版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呈现结构、曲目选择、版本特色等方面横向比较,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接着针对小学教师及学生对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纵向分析调查数据结果;最后由第五章结合教材比较和调查情况得出研究结论,就教材编写的进一步改进及教师如何高效地利用三版音乐新教材,创造性地调整、重组教材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学校教师在教材选择及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