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距离与跨国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快速获取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会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一方面企业能够通过跨国并购重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实现对国外先进知识技术的快速捕获。跨国并购不仅是一种对外投资方式,还是企业获取技术进步的高速通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并购所带给企业的知识收益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的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急需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助力企业实现从技术依赖到技术自主的转变。以往文献研究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跨国并购与企业绩效,但是从知识距离的角度出发,研究跨国并购之后企业创新绩效变化的文献却并不多见。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跨国并购过完成之后,知识距离对我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跨国并购完成两年后,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变化量为研究对象,收集2003—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共获得样本数量395个,涉及46个国家,通过知识距离这一距离概念,研究知识距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对所有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后,根据知识距离的高低对不同国家进行实证分组,分别研究对知识距离高于中国的国家进行跨国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的变化,对知识距离低于中国的国家进行跨国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的变化。本研究发现:第一,两个国家之间的知识距离有利于中国企业获取国外的知识资源,有利于中国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虽然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对于跨国并购之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正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企业的并购经历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正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本文认为对宏观政府而言,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减少企业跨国并购时的财政负担,提高政治支持减少企业跨国并购时在东道国遇到的阻力;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将国有企业分为政策型和盈利型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对微观企业而言,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自身并购后的整合能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包括对研发技术的资金支持和对引进人才的资金支持;选择知识高位国家进行跨国并购,通过外部的知识获取改善企业的创新绩效。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额占全球货物贸易比重加大,中国遭遇的反倾销诉讼也在变多。而2018年的特朗普政府对华“301调查”更被认为是出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的警惕,为了限制中国产品因为技术进步得以提高的竞争力,从中国对美国的技术赶超(技术追赶以及技术超越)或战略因素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已成为美国发起贸易保护措施最主要的受害国,且中美贸易摩擦集中分布的行业也随时间在不断变化。为此本文首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以及全球贸易增长的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逐渐显现,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但是其中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依然偏高,许多出口依然主要是基于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驱动的。然而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国家的制度比较优势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更多地注重一国的制度对本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而很少有研究涉及到一国政
学位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提出已经20多年有余,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地进行国际经济与合作,迅速的加入全球化浪潮。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张。而2013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逐渐呈上升趋势。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发布统计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自从2016年之后,我国OFDI流量开始了连续
学位
创新对企业的稳定生存和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推动。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大国,贸易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虽然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开拓性,但企业同时也要承担技术创新失败引发的经营危机。因此,技术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高新技术企
学位
2014年7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2015年,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着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变,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分离出来的一种知识
学位
作为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贸易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让跨境电商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跨境电商与传统大宗贸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与此同时,国家繁琐的通关程序,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低的技术水平,例如“贸易效率低下”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贸易便利化的研究对于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贸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和生产环节由于要素资本和中间产品的频繁流动被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国际分工格局。从国内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人口红利下降的严重制约;从国际看,中国又受到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和“逆全球化”思想的双重挤压。因此,在错综复杂的世界贸易格局下,中国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迫在眉睫。为防止在全球高技术制造业贸易网络中被边缘化,中国有必要明确各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分布
学位
近年来,随着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不断降低,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各国也因此开始关注贸易便利化问题。贸易便利化一方面能够通过简化海关程序以及减少贸易限制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及信息技术的可获得性来缓解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能够成为促进贸易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
学位
近十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扩张,收支缺口逐年扩大,以营改增为始的减税降费的全面实施更加剧了这种状况。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以后,地方政府增值税分成由25%提高至50%,看似地方财力有所提升,但是这种分成比例的提高实际是以营业税比例大幅度下降为代价的,地方政府财力存在降低风险,财政压力无法的得到缓解。新《预算法》实施以后,地方可获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范围进一步缩小,税收收入成为地方政
学位
全球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互联网企业成为巨头、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经济体量扩大,发展动能增强,但数字经济的虚拟性、流动性、高度依赖用户数据与无形资产的特性带来了所得性质难以确定、基于物理存在的传统联结度规则不再适用、利润难以分割、交易地点模糊等诸多问题,严重冲击了传统国际税收规则。数字企业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抓住传统税制规则的漏洞,实施全球化的逃避税战略,严重侵蚀各国税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