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创新对企业的稳定生存和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推动。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大国,贸易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虽然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开拓性,但企业同时也要承担技术创新失败引发的经营危机。因此,技术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高新技术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对企业的稳定生存和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推动。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大国,贸易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虽然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开拓性,但企业同时也要承担技术创新失败引发的经营危机。因此,技术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同时也让研发创新本身受到更多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研发创新的效率。因此,本文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创新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核心变量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针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从理论上分析其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然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随后,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在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Baker等构建的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以及公司层面的各项指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阻碍企业技术创新。此外,通过企业产权性质回归可以得出,对于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有着跟大差异,即存在着企业异质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甚于国有企业。最后,本文还实证验证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部分中介变量,即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加大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企业融资约束的增大会抑制企业创新绩效。
其他文献
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可以给一国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为国内增加就业机会,中国与印度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大国、世界新兴市场,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承接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制造加工活动;印度也在积极地响应制造强国的计划,参与到全球价值链活动中来。然而,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就业结构却亟待改善,即将消失的人口红利将会影响劳动力市场;而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即将迎来人口红利,却屡屡出现就业难的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创新升级的道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一般是基于某些战略目的,比如扩大国际市场、获取技术支持、拓展全新业务等等。企业创新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可以用来衡量跨国并购后的企业绩效,创新是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之一。本文研究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对自身创新的影响。事实上很多企业也期望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内部
过去20多年来,全球资本流动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际资本流动大幅波动的影响。早期的研究往往关注的是净资本流量,但随着总流量的大小和波动性增加,总流入量和总流出量的区别变得更加重要,学者对极端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视角从净资本流动慢慢转向总资本流动。资本流动大幅波动伴随着大规模经常账户的失衡,与各国外部经济脆弱性紧密联系,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响应时代号召、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在沿线各国能够频繁进行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的幸福程度做出了贡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无论是贸易投资方面的互通互助、民生问题的共商共联,还是高等教育方面的共建共享,沿线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沟通交流都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深入了解它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十分重
我国外贸正由“扩大规模”的成长期向稳中求质的成熟期转变,外贸发展以结构深化和质量优化为核心。出口复杂度用出口产品中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占比来表示,反映了外贸的质量结构,经测算,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20149美元上升至2019年28041美元,增幅达39.16%。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成本的提高,制造业实际工资水平逐年上升,年增长率保持在9%上下。在整体工资水平上升的条件下,
近年来,美国以中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造成美国就业挤出等理由,屡次引起贸易争端,挑起中美贸易战,试图影响中对美出口,进而重振美国制造业,但事实上,美国单纯以出口总量衡量我国贸易对美就业的影响是片面的。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了解到一国总出口中不仅包括本国的增加值,亦包括国外增加值部分,即进口他国商品也有利于本国增加值的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一国出口展开研究,证实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以及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在各国逐渐削弱市场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各国间商品、服务和资本的流动也愈发频繁,流动形式日益丰富。其中,国际直接投资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扩大的性别差距以及女性的就业状况进入了社会的重点讨论范围。对于女性劳动者而言,过高的性别就业差距破坏了她们的合法权益,也有损女性劳动者的积极性。性别歧视现象的严重性也会破坏社
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额占全球货物贸易比重加大,中国遭遇的反倾销诉讼也在变多。而2018年的特朗普政府对华“301调查”更被认为是出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的警惕,为了限制中国产品因为技术进步得以提高的竞争力,从中国对美国的技术赶超(技术追赶以及技术超越)或战略因素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已成为美国发起贸易保护措施最主要的受害国,且中美贸易摩擦集中分布的行业也随时间在不断变化。为此本文首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以及全球贸易增长的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逐渐显现,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逐年攀升的发展态势,但是其中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依然偏高,许多出口依然主要是基于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驱动的。然而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国家的制度比较优势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更多地注重一国的制度对本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而很少有研究涉及到一国政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提出已经20多年有余,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地进行国际经济与合作,迅速的加入全球化浪潮。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张。而2013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逐渐呈上升趋势。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发布统计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自从2016年之后,我国OFDI流量开始了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