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诉讼中的血缘鉴定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g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探讨亲子关系诉讼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基础制度的支撑,婚生推定制度的缺失导致原本极为重要的亲子关系诉讼几乎成为民事诉讼研究的空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相关基础制度的支撑,关于亲子关系诉讼的研究将会显得“不接地气”抑或沦为“空中楼阁”。之所以拒绝血缘鉴定问题的在亲子关系诉讼研究中显得极其重要性,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血缘鉴定证据在亲子关系诉讼中的决定性地位;二是亲子关系诉讼追求事实的强硬态度和解明手段的温和立场之间的矛盾;三是亲子关系诉讼判决具有强大的对世效,及于第三人。其中亲子关系诉讼追求事实的强硬态度以及解明手段的温和立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整个涉及事实亲子关系确定的难点,这不光涉及到证据、当事人整个诉讼制度,还鲜明的体现出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和立场。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问题的现实表达,主要论述现代亲子关系诉讼在婚生推定制度缺失的传统困境下,又由于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滋生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即血缘鉴定技术与亲子关系诉讼如何融合的问题。二是问题的理论表达,拒绝血缘鉴定问题凸显出的不仅仅是科技与诉讼的融合失效,更在于其涉及到更为深层的理论模糊问题。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如何理解和消化这一现代科技,如何通过修缮自我来消解现代困境。三是问题的域外表达,论者所介绍的美、英、德、日等国有关血缘鉴定问题的制度规定因能力所限祥简不一,但目的只为采众家所长。四是问题的中国表达,血缘鉴定问题在中国本土的亲子关系诉讼中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因此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就显得更加繁多、致命。无法与原有制度的融合、无法体现亲子关系诉讼的特殊性等问题都在于制度的建立缺少整体考量和特殊考量。五是问题的未来表达,本文无力提出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这远远超出论者的能力范围。未来表达着力于原有制度的整合和完善,力图梳理杂乱的程序设计,摒弃不合本质的制度设计,将制度打磨的更为丰满和圆润。
其他文献
随着手机银行、在线银行业务办理、电子商务等银行业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银行业务自动化办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信贷在当今社会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
我国自1978年来实行的家庭经营制度,赋予农户农业生产剩余所有权,为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激励诱因,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由此引发了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动力性能的逐步提高以及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交通事故中造成大量人员重伤与死亡。每年造成约15-60万人员受伤,约5-12万人员死亡,给国家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取得了生存的土壤和培育的空间,并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市民社会基础性力量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个人权利实现的新方式、社会秩序整
本课题是在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影像作品的背景下,从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角度入手,全面地深入研究虚拟技术在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中的应用方式、形式表现,以及主观情感表达方式。
互联网已经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网络窃密等问题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公众
当钻遇泥岩地层时,井壁失稳问题就会出现。本文主要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模拟等手段对硬脆性泥岩水化及其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钻井工程
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具有其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接受范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
贫困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进行扶贫工作,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重要难题。我国是一个贫困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农业扶贫工作一直被政
詹姆斯·希尔顿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危机和混乱的社会秩序为背景,创造了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借以表达他对当时西方文明的不满和担忧。他将西方文明成功地融入到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