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泰韵》是明万历年间的一部重要的表现官话共同语语音特征的音韵学著作。前辈时贤虽有论及,但都限于粗线条的勾勒,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全面把握该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过程和声韵调系统的基础上,联系其同时代的语音史料及现代语音史的发展,运用横向和纵向两种比较法,着力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特征,并由此显示它的语音性质及其在语音史上的价值。论文正文分四个部分: 一、《交泰韵》的有关史实 《交泰韵》的作者吕坤生于中原的河南于陵,他自幼聪明博学,在哲学、音韵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吕氏主张学问自得,创新,提出“明体全为适用”的实学观点,这在明末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而思想界又空疏,迂腐之风盛行的历史背景下,吕坤讲实用,重事功,在思想界别开生面,显得十分可贵。《交泰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吕氏称此书是要“去集成之繁芜,就正韵之简净,准中原之雅音”,又云当时“对仗奏读,天语传宣,皆中原雅音”。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感受,《交泰韵》的语音性质表现为以中原官话为基础,以表现当时官话共同语语音为主流,但又杂有方音的复合语音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编排体式上,《交泰韵》一改宋元韵图的单一形式,而采用了灵活翻新的方法编制韵图。其编排体例可大致概括为:以韵为纲,韵分阴阳:以声分列,兼表开合洪细;平上去入四声相承,入配阴阳;注明反切。 二、声母系统 《交泰韵》共有二十个声母,它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1)影云以疑合为一个零声母而与V母对立;(2)知庄章分合的情况在《交泰韵》中表现为知照已合流,但知章组与庄组尚未完全混同,庄组三等除先韵部分字外都拼了洪音,阳、支、灰诸韵知三章由细变洪,东、文两韵也有一部分知三章字由细转洪,其余诸韵大致上仍维持着知二庄拼洪,知三章拼细的格局,这与《中原音韵》等北方官话系韵书所反映的情况大致相同,只是由于语音的历时变化,知三章的一部分已由细向洪转化了。此外,有少部分庄组字变入精组。知庄章的分合情况及庄组变入精组恰好证实了黎新第先生“近代以来知庄章三组声母呈简化和前化的运动趋势”的论断。(3)《交泰韵》中全浊声母的清化规律与北京话大致相同。塞音、塞擦音平声变送气清音,仄声变不送气清音,浊擦音变同部位的清擦音,但有少部分字不符合这些规律而走了其他不同的演化路子,这里面既有时音成分,也有方音成分。 三、韵母系统 《交泰韵》分韵与《书位音义便考私编》极为接近,与《洪武正韵》也相去不远。全书共分韵二十一部,该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1)山咸摄一等字与二等 韵主要来自效摄一、二等韵,萧赃要是三、四等韵.这与《洪雄韵》萧交分立大体 吻合。但《交泰韵》中糟己有相混的跟,然而却不如口语中那么普遍;Q 开口二 等喉牙音已普硼鄂七,但新出现的BWh韵与来自三、四等的细音滁阳韵外)并存;K) 闭日韵消失:。5)入声韵的变化。由于入声包含韵和砌两方面的内容,因此为了系统 起见,该部分将二者一并讨论了:(一)入配阴阳。由于《交泰韵》的入声阴阳两承以及同 咽部同时对勋厂t厂L三昆的入声字,因此这里的入声显然蹈同为叶喉舌尾:(二) 从声调上讲,《交泰韵》的入声分阴入、阳入两类,这一点与差不多同时代河南的另一部 韵学著作《青》相似,翎8棋毗与臃上的因氛我们认为这一点瓤的是方 音现象八功将吕氏表现当时口语音的帅)晤》《续小)偎》与《交泰韵》相对照,发现 二者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耿振生等先生的方音口语说的论断是不龄艄服的。 四.声泪系统 《交泰韵》平入盼阴阳。因此平上去入四声相承账式下隐含着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阴入、阳入六个调类。书中全浊上声字大都变了去声,虽有少数伊工外,但并不影响 说明《交泰韵)}全浊上鲫去声这一变化规律。 论文后附音节拼合表,此表横排二十声母竖列二十一韵部五十二韵母平面展示《交 泰韵》的音节拼合关系,其音系概貌尽显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