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詩經》名物訓釋論著自漢至唐不斷湧現,成果斐然,為後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了宋代, 《詩經》名物訓詁事業取得了進一步發展,这一時期,理學思辨的學風為《詩經》名物學帶來了新的氣象。王夫之的《詩經稗疏》是一部主要疏釋《詩經》名物的著作,在《詩經》名物訓釋方面,有其獨到的方法與手段,在治學方法上,兼揚漢宋各家之長而避其短。對於故訓,他在批判中繼承,於揚棄中出新,大膽懷疑,擺脫門戶之見而自成一家,其博約實證、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為《詩經》名物研究帶來了生機。總的來說, 《詩經稗疏》在《詩經》名物訓詁史上起到承上啟下,開一代學風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緒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内容:首先,以清代為時間節點,簡要論述了《詩經》名物訓詁史;其次,簡要介紹了王夫之的生平及學術成就,《詩經稗疏》的版本及研究現狀;再次,對名物的定義進行了界定;最後,交代本文的選題緣由及研究方法。第一章為“名實兩相稱”,首先,簡要介紹了古代先賢的名實觀,其中重點論述了王夫之的名實觀。其次,從命名理據、異名別稱、名稱的古今演變三個方面來揭示《詩經稗疏》對名物之“名”的研究。最後,從名物文化的角度來揭示《詩經稗疏》對名物之“實”的研究。第二章為“《詩經稗疏》名物訓釋方法”,主要包括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為“因字求名”,即從文字角度來探求名物,為傳統的訓詁學方法。後兩種方法,一為“據實索名”,一為“描寫釋名”,這兩種方法最能體現《詩經稗疏》名物訓釋的獨到之處。第三章為“《詩經稗疏》名物訓釋貢獻”,包括兩個方面,一為《詩經稗疏》在考證《詩經》名物上的貢獻,即“補先儒之遣”;一為《詩經稗疏》在開創學術風氣上的貢獻,即“開樸學之風”。本文的創新之處在於從名物學的角度來研究《詩經稗疏》,在理論架構上以王夫之的名實覲與名物訓釋思想為基礎,借以明確《詩經稗疏》在《詩經》名物訓詁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