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价格涨幅巨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国民的预期和普通老百姓的购买能力。为此,政府出台了“限购令”等一系列调控手段来打压居高不下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产泡沫,取得了一定的调控效果。“限购令”的大量性、频繁性、效率性以及手段综合性的特点,可以说,我国当下的房地产调控已经演化为一种“限购令”式的房地产调控。同时我们注意到,“限购令”式的房地产调控存在与法治背离的问题。房地产调控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授权,出现了调控内容与宪法、合同法、物权法之间相冲突以及调控权力滥用、缺乏权力监督的问题,导致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不能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例外,房地产调控法治化不仅是当下宏观调控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房地产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权力在宏观上对市场进行指导,房地产调控权是一项牵涉众多法律关系的重要的公权力。为减少或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有必要将房地产调控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法治化是对公权力逐渐进行限制,私权利逐渐强化的过程,实现的关键是将公权力限制在法律框架内,防止权力滥用。具体而言,房地产调控要实现法治化,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调控法律体系,明确立法原则,使房地产调控有法可依;其次,在完善房地产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明确以全国人大以及国务院为首的决策主体,地方政府作为执行主体的调控体系,明确中央职能部门的专项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除此之外,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经济自由和私人意愿的基础上,合理地引导市场主体,合理界定调控市场的界限;最后,完善房地产调控的程序,落实程序法定原则,提高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度,加快完善调控主体责任监督程序以及保障房救济制度。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创建高效、优质的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高效课堂。纵观对高效课堂的各种定义,可以发现:高效课堂就是能够高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且能收效显著的课堂。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此外,高效课堂实现了由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导到高效课堂学生为主导的突破性转变,它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效课堂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也就是将高效课堂这一崭新的
学位
2008年,极化码由毕尔肯大学的Arikan教授首次提出,由于具有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同时在理论上已经被证明,当码长趋于无穷时,极化码能够达到香农限,具有改变现代编码方案的潜力,因此一提出便倍受瞩目。连续删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和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是极化码的两类主流译码算法,但这两类算法受限于译码时延和解码性能
“体”(aspect)是借译词,源自斯拉夫语。体范畴常常被作为一种语义术语来介绍,关于体范畴的表现形式以及宏观对比分析还比较少。“体”是一个复杂的语法范畴,它主要揭示的是行为动作进行的一种状态,因此,“体”和“时”经常放在一起进行讨论研究,而随着“体”的形式标记不断深化,对体范畴的标记进行独立研究就显得很必要。汉语和维吾尔语分属不同语系,但两者的“体”却是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以
目的:探讨雄激素阻断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以UM-UC-3(雄激素受体阳性)和5637(雄激素受体阴性)两种膀胱癌细胞株为细胞模型,分别以一定浓度的比卡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却频繁发生,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过程中出现了监
目的:探究宿主遗传因素--HLA Ⅰ类抗原提呈通路基因低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asome,LMP)、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和内质网氨肽酶(Endoplasmic Reticulum Aminopeptidase,ERAP)单核苷酸多态性(Signle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道德与法治课课外作业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通过本次研究调查发现,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传统型课外作业依然占主导,无法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业目的功利、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枯燥、作业评价方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层出不穷,尤其是以网络干扰行为为主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逐渐增多。网络干扰行为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高技术性等特点,对其认定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既有的竞争秩序,阻碍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对其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司法实践中对网络干扰行为的不正当竞争认定主要依靠一般条款和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一般条款弥补了我国立法技术的漏洞,但是
WTO规则上诉机构停摆及其内容固有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使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也体现出其难以发挥其在经济全球化当中的法律和组织保障的作用,同时彰显了制定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内容,并且涉及知识产权、数字贸易以及电子商务、气候变化等多方面新议题,呈现出由“边境”措施向“边境后”措施转型的新特点。不同于全球性规则,取而代之区域性规则成为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