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负泊松比蜂窝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轻量化微结构材料。作为负泊松比蜂窝的一种,三维内凹蜂窝比传统二维内凹蜂窝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三维蜂窝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本文基于实验、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对一种三维内凹蜂窝在压缩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了压缩速度对结构变形模式的影响,以及结构尺寸参数对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泊松比蜂窝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轻量化微结构材料。作为负泊松比蜂窝的一种,三维内凹蜂窝比传统二维内凹蜂窝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三维蜂窝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本文基于实验、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对一种三维内凹蜂窝在压缩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了压缩速度对结构变形模式的影响,以及结构尺寸参数对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手工方式制备了三维内凹蜂窝样件,并进行了准静态压缩和动态压缩实验。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维内凹蜂窝压缩力学特性数值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呈现良好的一致性,说明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基于材料力学理论,分别推导出了三维内凹蜂窝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在准静态压缩强度的理论解。上述变量的理论解与仿真解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验证了本文中理论分析的准确性。然后,研究了动态压缩速度对三维内凹蜂窝变形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缩速度增加,三维内凹蜂窝的内凹效应逐渐减弱,变形模式也由整体变形逐渐转变为逐层压溃。参考仿真得到的三维内凹蜂窝在动态压缩下的变形模式,推导了其动态压缩强度的理论解;理论解与仿真解的相对误差小于7.5%,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针对三维内凹蜂窝冲击吸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比吸能仅与压缩速度有关,与蜂窝的具体尺寸参数无关。最后,利用仿真模型,研究了三维内凹蜂窝结构的尺寸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参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斜胞壁长度或增加胞壁厚度可以显著提高蜂窝材料的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内凹角越大,负泊松比效应越显著;壁厚对三维内凹蜂窝的准静态压缩强度和动态压缩强度影响最为显著,胞壁越厚,蜂窝的压缩强度越高。此外,三维内凹蜂窝的动态压缩强度随压缩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构的应力强化作用随内凹角或胞壁厚度的减小变得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蠕墨铸铁作为新一代柴油发动机材料,因其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导热性、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等性质,被汽车制造领域广泛关注,许多企业也已陆续开展了柴油发动机材料的升级革新。蠕墨铸铁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相比于传统材料灰铸铁,蠕墨铸铁的可加工性大幅降低,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导致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增高,严重阻碍了蠕墨铸铁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的大批量生产与应用。企业在蠕墨铸铁批量化加工中,没有明确的刀具选用规
随着载液系统性能不断提高,液舱的载液能力不断增大,对于大型液舱的设计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大型液舱在受到外界激励后其内部液体会发生晃荡,尤其是激励频率在系统的固有频率附近时,晃荡最为剧烈。剧烈的晃荡会对舱壁产生强烈的冲击载荷进而对液舱和整个船舶系统造成影响。本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进行数值模拟。该方法属于一种无网格法,无需对流场进行网格划分,而是将微分方程(组)离散到一系列相互独立的流
本文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日常生产为背景,探究了当前企业内部船舶物料管理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开发RFID船舶物料追踪管理系统,从而加强企业物料管理,实现拉动式物料配送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引入RFID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船舶建造各个环节中各类船舶物料的快捷记录、精准定位、过程追溯、质量确认、库存盘查、完整性检测和信息联动查询等,使得企业内部造船业务处理的过程更加便捷,而且能够实现对船舶物料的制作/采
以“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平台为代表,特种海洋平台的永久靠泊需求对其系泊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具体包括:环境条件恶劣、自身结构寿命长、可靠性要求高、能快速解脱、适应潮位变化等。现有系泊系统形式无法适应上述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强结构、模块化设计、提供全向恢复力、接口简单且可调节平衡位置等特点的弦式系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由于该新型系泊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缆索结构,与现有系泊系统工作
目前自动驾驶系统中运用的决策技术虽然可以使智能车辆完成大部分的独立决策任务,但是随着车辆和任务数目的大幅度增加,实际交通环境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强,面对多任务并行执行时系统仍然难以应对目前车辆的实时决策需求,特别是在车辆路径规划、辅助驾驶以及危险紧急回避等方面的实时性能保证仍存在空白。为了大幅度提升智能车辆在多任务并行环境下的决策性能,需设计面向大规模交通系统的实时决策方法,进一步考虑系统中不同种类任
近些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性能优异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对于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与保证汽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与电池均衡控制作为BMS两个重要的功能,相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传统的锂电池组SOC预测算法运用范围不广,精度不高。此外,电池均衡控制方式的结构复杂,
导管螺旋桨以及串列式螺旋桨是在传统形式螺旋桨的基础上,开发并制造的。导管螺旋桨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螺旋桨受到外界异物干扰,在螺旋桨外围加上了套筒。然而普通螺旋桨加上套筒后,船舶水动力性能更优。串列螺旋桨是两个普通螺旋桨安装在同一轴线上的推进装置,两桨旋转方向相同。与单桨系统相比,在重载工况时,水动力效率有明显提高,来自船尾的振动也显著减少。在本文中,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应用ANSYS Fluen
燃油(柴油和汽油)是重型运载工具与装备的主要供给能源,其成份中含有水分会直接影响动机性能,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事故损失。由于油品成分复杂,若使用专用仪器设备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不仅耗时,而且不能在线监测,难以满足车载油品安全的检测的需求。为此,本文开展安全、高效、高精度、小型化的车载柴油含水量检测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含水柴油在红外波段的光谱吸收理论模型,研究了柴油样品中的C-H、H
随着我国远洋贸易范围不断扩大,需要越来越强大的海防力量;复杂绵长的海岸线,也需要快速机动的航空母舰对各类事态做出及时有力的反应,以此来提升国家安全保障。然而平战两用的航空母舰却需要强大殷实的国民经济做后盾。正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力量的积累和储备,才使航母发展逐渐走进国民的视野,也越来越受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海事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的研究青睐。由于我国航母研发起步晚,跟美英法等
承载式车身结构常由薄壁梁简化而成,梁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车结构力学性能,故梁截面对轿车白车身刚度有直接影响。在概念设计阶段对梁结构进行有效设计,对于提高车身刚度、保证车身结构性能以及整车轻量化设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室的薄壁梁截面形状极其复杂,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考虑其力学性能,还需符合制造加工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工艺约束。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截面形状约束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目前车身薄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