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读课教学是以学生的自我阅读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将教读课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课上,对所学知识的加以巩固和应用,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目的、特点均与教读课不同,因而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及发挥的作用与教读课也是有所区别的。在当前中学教学普遍重“教读课”而轻“自读课”的背景下,立足教学实践,深入探索自读课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写人记叙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分为六个环节:感知人物——深析形象—品味语言——挖掘主题——质疑问难——学习小结,叙事记叙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共五个环节:理清脉络——赏析人物——探讨主旨——质疑解难—学习小结。这两类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前三个环节设计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不相同,但这些教学环节都是依据《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的,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其特点是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目标任务,在“分析形象”、“品味语言”和“挖掘主题”这些重、难点上,教师先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然后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着某一任务进行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小组探究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展示和交流的空间,这样一来是对学生思考结果的鼓励和肯定,二来也是让学生在探究时有一定压力,不然小组探究有可能成为一种形式。这一教学模式遵循的是自读课自主阅读、引导性、定向和举一反三这四个教学原则,体现了“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习方法引导上、学习任务制定上、教学环节的推进上把好关,学生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在教师的问题串讲下进行被动学习,这样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这一教学模式是将写人、叙事这两类记叙文的学习要点进行浓缩和提炼,使之能明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希望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在面对课外记叙文时能心中有数,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也希望真正能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