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壳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笋是南方省市的林特产,每年加工竹笋会产生大约百万吨的竹笋壳,基本上都被废弃掉。事实上竹笋壳半纤维素含量丰富,用其生产木糖和木糖醇是很好的原料。为了研究竹笋壳水解液发酵产木糖醇的可行性,首先对竹笋壳半纤维素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再以竹笋壳水解液为木糖来源,筛选能产木糖醇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诱变和转化条件优化。结果如下:1、对影响竹笋壳半纤维素水解的四个因素: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固液比以及硫酸浓度进行单因素和正交优化。确定了竹笋壳半纤维素水解液的最佳水解方法,即将竹笋壳粉末以1:9(g:mL))的固液比与质量浓度1.0%硫酸混合,120℃下水解1.5h,在此条件下,木糖质量浓度为(28.99±1.26)g/L。2、用自然筛选的方法,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土样和发霉的竹笋壳中筛选出30株能产木糖醇的菌株,其中以3号菌株产木糖醇能力最高,木糖醇转化率为(45.26±1.21)%。3、用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的方法分别对3号菌株进行诱变。紫外诱变结果显示:最佳稀释倍数为10-4,紫外诱变最佳照射时间为150s,通过三轮紫外诱变获得产木糖醇量最高的突变株ZT15,其木糖醇产量为(8.76±0.09)g/L,转化率达到(53.73±0.92)%,比原菌木糖醇转化率提高了8.47%,且5次传代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亚硝酸钠化学诱变结果显示:最佳稀释倍数10-5,亚硝酸钠诱变最佳诱变时间为5min,通过三轮亚硝酸钠诱变获得产木糖醇量最高的突变菌株HT5,其木糖醇产量为(8.26±0.05)g/L,转化率达到(50.79±0.81)%,比原菌木糖醇转化率提高了5.53%,且5次传代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4、以ZT15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木糖醇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成分。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装液量120mL,pH 5.5,接种量8%,发酵温度30℃,转速180 r/min,木糖20 g/L,蛋白胨加酵母膏30 g/L,硫酸铵15 g/L,MgSO4·7H2O 0.2 g/L,发酵48h,静置24h。在此条件下,木糖醇质量浓度为(11.81±0.06)g/L,木糖醇转化率(68.46±0.71)%。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慢慢取代传统的营业厅成为个人投资者观察和讨论股票的一个重要场所。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在微博或是朋友圈等场
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区特有的土壤侵蚀类型,具有侵蚀量大、突发性强和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危害相当严重。崩积体是崩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土质疏松、结构性差、含沙量高、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指发生于结肠或直肠中的癌症,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且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
研究背景及目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作为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成熟T细胞亚群,在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可通过对细胞免疫抑制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与其他免疫细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近年来蔬菜行业一直备受重视,设施蔬菜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提高和国民饮食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是传统的蔬菜人工移栽方式耗时费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蔬菜的
刚地弓形虫隶属于顶端复合门,虫体呈弓形,由此命名为刚地弓形虫。弓形虫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弓形虫的侵袭作用除了虫体本身外,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弓形虫病能够造成严重损伤,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根治弓形虫病的药物,临床上使用的磺胺类药物只能对弓形虫速殖子形态有作用,对弓形虫引起的慢性感染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弓形虫疫苗的研制成为弓形虫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弓形虫的先天
双电子复合(DR)过程是电子与离子碰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广泛存在于实验室等离子体和天体等离子体中,对建立和维持等离子体电离平衡以及激发态离子布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人类对浩瀚宇宙探索的脚步,中国航天事业也加快了发展速度。近年来,满足各种需求的各式航天器相继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向航天强国迈进。然而,航天事业主要特点就是难
目的 观察解毒三根汤(虎杖根、水杨梅根、藤梨根)和白藜芦醇对结肠癌CT-26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cciated fibroblast,CAF)中Sirt1-NF-κ
芪类化合物是一类以二苯乙烯为母核的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化合物,近年来关于芪类化合物的研究发展较快。天然来源的芪类成分由于原料资源有限并且含量低,因此采用有机合成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