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在迅速的发展,许多国际酒店品牌也在不断地在中国各个城市设立酒店。而酒店菜单不仅仅是酒店为客人提供服务的一种手段,也为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途径。所以菜单翻译得体与否不仅仅影响酒店的形象,也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菜单翻译已经不算是一个新的话题了,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政府有关部门出版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规范了很多中文菜名的英文译法。但是这种总结经验性的研究方法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中西方菜单进行对比研究,并试图为中英文菜单的翻译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指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菜单作为源文本为译者提供信息,而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从源文本中选取适当的信息形成目的文本以实现目的文本的预期功能。从文本类型来看,菜单作为一个独立的语篇,同时属于传意文本和使役文本,即菜单的功能除了提供菜品原料、烹饪方式和口味等的相关信息外,还应起到劝说客人点菜的功能。本文作者搜集了大量真实的品牌酒店中英文菜单,并对经过整理后的菜单进行了差异对比分析,结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总结出了中西方菜品名称的特点。中文菜名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追求形式和意义上的完美结合。而英文菜名则简单的多,旨在传递菜品的基本信息,无关乎形式。另外在原料、烹饪方式和菜单排版等多方面中文菜单和英语菜单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菜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从源文本菜单中选取适当的信息来实现目的文本的预期功能。换句话说,一份有效的菜单翻译应该能够提供菜品相关信息,劝说客人消费,宣传酒店并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本文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总结了常见的翻译错误并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还试着在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菜单翻译过程中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