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是一种古老而弥新的文学体裁,在世界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如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以表演为其中心。戏剧具有综合性、冲突性、语言性、动作性、假定性等特点,通过极具个性的语言,富有特色的动作,跌宕起伏的戏剧矛盾冲突,塑造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尖锐的社会问题,再现真实的生活。戏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戏剧选文的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未能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本论文通过对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戏剧选文的统计分析,概括了中学语文课本中戏剧选文的特征,如选文范畴较宽泛、选文具有代表性、选文是按单元编选的。同时,结合当前戏剧教学的实际,肯定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戏剧选文的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学生自身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无暇顾及戏剧选文、与戏剧间存在着距离等,这些都是造成戏剧选文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论文针对戏剧选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鼓励学生进行鉴赏式阅读。对于一篇戏剧作品,学生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鉴赏分析,可以选择戏剧作品的矛盾冲突,可以选择戏剧作品的语言特色,也可以选择戏剧作品的人物动作,通过仔细地鉴赏分析,体会人物的外部动作所要表达的内心活动,探讨人物情感的发展与变化,从而进一步深究戏剧作品的社会意义。其次,师生协作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在大概了解戏剧选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解读和对角色的认识,自由分组,有感情的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揣摩人物形象,朗读结束后再次讨论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剖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组织观赏或者表演剧本,通过亲身实践读懂戏剧文本。最后,积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学生依据自己对戏剧文本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通过补充剧中人物的潜台词,或者续写故事情节的方式,力求完整地把握人物性格。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评论戏剧人物,主要是揣摩人物的语言,仔细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联系特殊的时代背景,谈谈自己对戏剧人物的褒贬,在谈论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戏剧的鉴赏能力。希望戏剧选文的教学能够得到重视,使戏剧艺术的真正魅力能得以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