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是最宝贵的生产性资源,一个国家所能利用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而一个国家的就业规模和就业水平也受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影响。如何合理的分配劳动力资源、使其效用发挥到最好,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长久大计。而女性作为社会活动中的“半边天”,在家庭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的高低,不仅对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随着妇女思想的解放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发挥女性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拓宽女性就业视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与新疆劳动力资源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在经济发展期间新疆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动就业结构的转变,而女性在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中处于何种地位,其劳动力的增加或者减少对新疆发展起何种作用,这值得我们更为深入的探讨。本文首先以新疆近10年内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为依据,对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微观因素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切入点分别计算出女性在各行业中的劳动吸收率与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出随着新疆经济增长各行业各自增加的劳动需求,及各行业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程度;最后根据上文对女性劳动参与率与产业就业结构的分析,较系统的阐述了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较低的原因,并结合前文分析对如何更好的提高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出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较低与该地区社会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女性初婚年龄较小,使其刚成为劳动年龄人口则面临着失业;新疆作为农业大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逐年下降,但是却拥有全区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农业劳动力的更替,减少女性就业人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吸收了较多的女性劳动力,但是由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则使其缺少竞争优势;金融保险等行业对女性的需求弹性较大,而此类知识专业密集型行业,对人力资本水平要求更高;由于受社会环境与宗教信仰的影响,很多女性对于外出就业排斥性较强。而对于这类现状,新疆地区更应该在女性教育投资特别是农村受教育问题上做更大的努力,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并且新疆女性就业容易出现“扎堆”现象,应该更为合理的引导其就业,从而更好的实现新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