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和谐宿舍文化是在和谐社会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和谐思想为内涵,以宿舍活动为载体,包含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内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不仅包括宿舍内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自身的心理和谐。和谐宿舍文化作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子文化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本文从对文化、校园文化及宿舍文化的概念界定入手,形成自己对高校和谐宿舍文化的基本认识,并以对和谐宿舍文化的特性分析为切入点,从实践的角度,对陕西师范大学的宿舍文化现状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进行问卷调查,透视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从中发现不和谐之处并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最后把实现宿舍文化建设的全面和谐作为文章的落脚点,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对文化,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即文化是个历史范畴,其主体是人类,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创造出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种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依托社会大环境,产生于校园这一特殊社会环境中,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为实现学校的各项职能服务的一种亚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宿舍为空间,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活动为载体,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生活、学习和休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分,对高校和谐宿舍文化的特性进行分析,将和谐宿舍文化定位为:在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当前我国教育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大学生个性也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以和谐思想为内涵,以宿舍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具有独特的人文性、明显的时代性、较强的包容性和明确的导向性第三部分,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宿舍文化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建设中均存在不合谐的地方,究其原因,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学校制度的缺陷,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第四部分,概括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总体要求,并提出本人对陕师大宿舍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陕师大的宿舍文化建设应在人为本原则、全方位系统建设原则、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按照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心理和谐的总体提要求,在物质建设方面转变观念、科学规划、从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建设方面,加强引导,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稳定管理队伍,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行为方面,纠正宿舍灰色潜流,丰富宿舍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