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在社会急剧转型进程中的中国,正面临着新的伦理文化和价值观念重构的关键期,一切致力于此的人文努力,都应该值得肯定,但无论哪种介入或努力都必须有足够的理性和智慧。赵德发作为山东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对当代文化重构给予了深层的人文关怀,在清醒地体察到世道人心的“偏至”和现实人生偏颇与不足的同时,将“努力”的视角转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小说三种”以“文以载道”的艺术形式,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支柱”——“儒释道”的文化旨趣,并对当今社会中道德伦理失范的现象予以抨击。这不仅折射了赵德发敏锐的问题意识,也体现了山东当代作家承续齐鲁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介入现实的“道统”及其文化担当,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和人文理想的深厚情怀。赵德发的“传统文化小说三种”是新时期以来着眼于传统文化书写的优秀作品,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在我们普遍思考当代文化建构路径的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本论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语。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选题的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结合作家的创作背景,解读剖析作品主题思想,以求深入发掘作品的文化价值取向,并且对其文化理想和文化努力做出理性客观评价。第一章,转型期的文化重构。论文将赵德发目前的创作大致分为初创期、转型期、超越期三个阶段进行简要概括,以便确定“传统文化小说三种”的位置;论文又从历史、现实、理想三个角度,对小说进行主题分析,从探究作家如何以儒释道的文化理想来重塑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中寻找主题的演变轨迹。第二章,批判与探寻:现实观照和理想诉求。从对情场男女、商场商人、官场官员三类小说形象的分析中,探究在现代社会世俗化进程中,人们传统伦理道德的崩坏瓦解的表现以及作家的批判立场,分析儒释道传统文化在世俗化演变中的诸多困境;同时以作家笔下塑造的理想人物,探究作家在作品中对儒释道庸俗化的质疑以及对儒释道精神的高扬。第三章,高蹈的理想与无奈的现实:文化分析。首先,通过分析作品中传统文化的正负两面,肯定了作家对传统文化正面价值的发掘,但是也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拯救”现代世俗人性方面的不足和局限。其次,从出世与入世的角度出发,探究作品在“理想的出世”与“现实的入世”的思想融合方面面临的艰难境地及其形成原因,指出了小说对现代人性和社会理性价值观展示方面的简化和弱化。最后,从现实选择和传统皈依两个方面,分析面临新旧文化冲突和现代信仰探求进程中的国人在精神层面整体普遍处于“虚空”状态,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重建精神信仰的重要性,作家试图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寻求解决之道,这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局限性。结语纵观赵德发文学创作的整个历程,阐明“传统文化小说三种”的创作对作家本人的意义以及在整个创作历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