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噻吩环的罗丹明类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作为人体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对人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铁元素主要以结合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人类体内,若人体缺铁,便会导致血色素降低,引发缺铁性贫血、疲倦无力、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失眠腹泻等;但若体内含铁量过高,则会造成铁中毒,危害健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是酸性土壤污染的重要成因。人体内的铝元素积累过多,会引发众多疾病,比如脑病、软骨症、贫血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因此,研究一类能对Fe3+和Al3+实现有效识别的化学传感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荧光分析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反应灵敏、选择性优异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离子的研究检测中。罗丹明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的一种,具有特殊的内酰胺结构和优良的荧光性能,成为了理想的荧光探针母体。本论文正是基于罗丹明特殊的内酰胺结构,采用罗丹明B和罗丹明6G作为探针母体,通过噻吩甲酸、噻吩乙酸地修饰,合成一系列含噻吩环的罗丹明类荧光传感器B2SY、BYJ、BYY、GYJ、GYY,并通过核磁共振分析、质谱分析、紫外和荧光分析等技术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探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一、通过综述介绍了荧光探针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罗丹明类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发展和成果。二、根据文献设计并合成了以罗丹明B为母体的化合物B2SY、BYJ和BYY。运用核磁、质谱、紫外、荧光等分析手段对三者的结构性能进行探究:化合物B2SY在乙醇-水(1:4,v/v)溶液中作为一个“裸眼”探针对Fe3+表现出了优异的选择性。其与Fe3+以1:1的方式络合,检测限达到1.3′10-7 M,络合稳定常数为2.95′104 M-1。同时,B2SY还能在生理值pH的范围以及活体细胞中有效地检测Fe3+的存在。化合物BYJ和BYY能同时识别Fe3+和Al3+,并不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其中,BYJ-Fe3+络合比为1:1,BYJ-Al3+、BYY-Fe3+、BYY-Al3+的络合方式均为1:2。三、以罗丹明6G为基本构架,通过噻吩甲酸、噻吩乙酸的修饰合成了化合物GYJ、GYY,并对二者的光学性能开展了研究。化合物GYJ能同时和Al3+、Fe3+作用,并伴随着溶液由无色向粉红色的转变。GYJ-Fe3+、GYJ-Al3+是以1:2完成络合,络合稳定常数分别为3.91×108 M-2、5.26×108M-2。化合物GYJ还能渗透入细胞膜,成为在活体细胞中有效检测Fe3+和Al3+含量的化学传感器。化合物GYY能排除众多金属离子的干扰有效识别Fe3+和Al3+,并产生颜色的变化(透明—粉红)。GYY和Fe3+或Al3+都是以1:2的形式络合,络合稳定常数分别为6.64×108 M-2和5.69×108 M-2。
其他文献
心理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在医学心理学中有大量研究,但对其作用机理却不是很清楚。近20年来,心理免疫学通过对心理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借助"黑板、粉笔与教师"来传授课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逐步进入利用移动设备,依靠网络平台接受知识的时代。有学者提出"泛在式大规模开
由于面临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开发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利用半导体的光催化作用将水分解为氢和氧,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如果能够提
<正> 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教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最基本工具。如果我们把教学信息中最先发送的“导语”比作是教师和学生的第一座桥梁;那么,教学信息中最
水下目标识别是现代声呐与水声对抗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国民经济尤其在军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数据融合、数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是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的界面区。由于它在系统间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生态和环境学界的格外重视。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功能有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拦截和
结婚嫁娶的礼仪和习俗在《金瓶梅》中出现了几十次之多,而目前尚没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就此作专门的论述。本文通过分析《金瓶梅》中若干婚嫁事宜,重点剖析了主婚人、媒人、相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的太极拳认知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可太极拳的文化属性,肯定太极拳是一种哲拳;肯定太极拳健身性和
本文分析了西方民主的发展与演变,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并对西方民主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比较。指出中西方民主在民主实现程度上有着根本的界限,在理
<正>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黄染及尿黄,多为肝胆疾病引起,以肝脏疾病为主。中医学对黄疸的认识始于《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