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E4预测新诊断晚期卵巢癌复发风险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7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已是临床晚期,经手术及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约25%的患者会在停药后6至12个月内复发[1],3年内约70%患者复发,5年生存率低于50%[2],预后差。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维持治疗的应用有望改善晚期卵巢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如何甄别真正高复发风险的最佳获益人群成为临床决策卵巢癌维持治疗的关键。血清肿瘤标记物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卵巢癌的诊断、监测复发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与临床最常用的肿瘤标记物CA125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本研究跟踪随访了 115例在我院完成全部治疗的FIGO Ⅲ-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计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并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多时点血清HE4数值,通过分析患者治疗期间血清HE4的转归规律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HE4在新诊断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复发风险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简便易行的参考。[方 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4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全部治疗并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的115例FIGO 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完整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多时点血清HE4数值并跟踪随访至2021年01月15日。参照公式[3]:T/2=(t2-t1)/2*log(c1/c2)计算出血清HE4半衰期、CA125半衰期(其中c1为治疗前血清HE4、CA125数值,c2为经治疗血清HE4、CA125首次降至正常水平的数值,t1、t2分别为相对应的时间);血清HE4、CA125下降率=(治疗前血清HE4或CA125值-治疗后血清HE4或CA125值)/治疗前血清HE4 或 CA125 值 ×100%。以复发为金标准,分别绘制出血清HE4半衰期、CA125半衰期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找出最佳截断值,并以截断值进行分组,分析血清HE4半衰期与患者RFS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FIGO分期、血清HE4半衰期、患者手术前后HE4下降率、术后3程化疗后HE4的转归等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关系,并根据新辅助化疗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血清HE4在新诊断晚期卵巢癌复发风险中的预测作用。以手术结局为金标准,分别绘制出术前血清HE4、CA125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找出最佳截断值及AUC面积,分析术前HE4、CA125水平与卵巢癌减瘤术中病灶残存的关系,探讨各指标在预测减瘤结局中的临床价值。[结 果]1.115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34岁-69岁,中位年龄54 岁(IQR:49-58 岁);已绝经 70 例(60.9%),未绝经 45 例(39.1%);FIGO分期 Ⅲ 期 85 例(73.9%),Ⅳ 期 30 例(26.1%);浆液性癌 100 例(87%),非浆液性癌15例(13%);组织病理学分级为高级别108例(93.9%),低级别1 例(0.9%),因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无法判断组织病理学分级6例(5.2%);围手术期输血69例(60%),未输血46例(40%);术前行新辅助化疗46例(40%),未行新辅助化疗69例(60%);总的化疗疗程数范围是4程至11程,平均化疗疗程数为8程,其中不足6程化疗的患者仅有2例,均为患者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但病情已达到临床缓解;随访截止至2021年1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3-29个月);复发患者共45例(39.1%),死亡7例,均死于肿瘤的复发、疾病进展。中位RFS为18个月,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2%。115例患者中,新辅助化疗(NACT)组中位RFS为12个月,未行新辅助化疗组中位RFS未达到,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6.167,p=0.013)。2.单因素分析结果115例患者中,Ⅲ期患者的中位RFS未达到,Ⅳ期患者的中位RFS为10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7.572,p=0.006)。根据NACT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在未行NACT的患者中,Ⅲ期患者的中位RFS未达到,Ⅳ期患者中位RFS为18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1.576,p=0.209);在行NACT的患者中,Ⅲ期患者的中位RFS为16个月,Ⅳ期患者中位RFS为6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5.514,p=0.019)。115例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疗程数≤6程组的中位RFS未达到,术后化疗疗程数>6程组的中位RFS为12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4.413,p=0.036)。根据NACT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在未行NACT的患者中,术后疗程数≤6程患者的中位RFS为未达到,术后疗程数>6程患者中位RFS为1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2.780,p=0.095);在行NACT的患者中,术后疗程数≤6程患者的中位RFS为16个月,术后疗程数>6程患者中位RFS为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2.442,p=0.118)。115例患者中,术后3程化疗后血清HE4降至正常组中位RFS未达到,未降至正常组中位RFS为10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5.216,p=0.022)。根据NACT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在未行NACT的69例患者中,术后3程化疗后血清HE4降至正常者中位RFS未达到,术后3程化疗后血清HE4未降至正常者中位RFS为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5.356,p=0.021);在行NACT的46例患者中,术后3程化疗后血清HE4降至正常者中位RFS13个月,术后3程化疗后血清HE4未降至正常者中位RFS为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1.008,p=0.315)。115例患者中,以复发作为金标准,血清HE4半衰期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35天,根据ROC截断值进行分组,血清HE4半衰期≤35天组中位RFS未达到,>35天组中位RFS为9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9.062,p=0.003)。根据NACT与否进行分层分析,在未行NACT的69例患者中,血清HE4半衰期≤35天患者的中位RFS未达到,血清HE4半衰期>35天患者的中位RFS为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2.544,p=0.111);在行NACT的46例患者中,血清HE4半衰期≤35天患者的中位RFS为16个月,血清HE4半衰期>35天患者的中位RFS为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2.162,p=0.141)。3.多因素分析结果参照 FIGO Ⅲ 期:Ⅳ 期患者复发的 HR 值为 2.367(95%CI:1.246-4.499),p=0.009,即FIGO Ⅳ期组患者出现复发结局的风险是FIGO Ⅲ期组患者的2.367倍;参照术后3程化疗HE4降至正常组:未降至正常组患者复发的HR值为2.348(95%CI:1.067-5.164),p=0.034,即术后3程化疗后HE4未降至正常组患者出现复发结局是降至正常组患者的2.348倍;参照HE4半衰期≤35天组:HE4半衰期>35天组患者复发的HR值1.933(95%CI:0.999-3.741),p=0.050,即HE4半衰期>35天组患者出现复发结局的风险是≤35天组患者的1.933倍。4.术前血清HE4对减瘤结局的预测价值以术前两周内的测量值计数,115例患者术前HE4值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满意减瘤术的最佳截断值为286.95 pmol/L,灵敏度85.7%,特异度56.4%,AUC为0.747(95%CI:0.600-0.894);术前CA125值预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满意减瘤术的最佳截止值为828.2KU/L,灵敏度57.1%,特异度75.2%,AUC为0.664(95%CI:0.509-0.820);两者联合检测,预测不满意减瘤术的灵敏度85.7%,特异度 56.4%,AUC 为 0.748(95%CI:0.601-0.895)。术前血清 HE4>286.95pmol/L时,不满意减瘤的比例显著高于满意减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x2=8.550,p=0.003);术前血清 CA125>828.2KU/L 时,不满意减瘤的比例显著高于满意减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x2=5.140,p=0.023)。[结 论]1.我院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为18个月,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2%。2.初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RFS与FIGO分期、血清HE4半衰期、术后3程化疗后HE4的转归、术后化疗疗程数及术前是否行NACT相关,FIGO分期越晚、血清HE4半衰期>35天、术后3程化疗后HE4未降至正常、术后化疗疗程数>6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RFS较短。3.FIGO分期、血清HE4半衰期、术后3程化疗后HE4的转归是影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E4半衰期>35天、术后3程化疗后HE4未降至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差,复发风险更高,可能需要临床及早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4.术前血清CA125、HE4水平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手术不满意减瘤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E4、CA125水平越高,不满意减瘤的可能性越大。其中,HE4预测不满意减瘤结局的价值优于CA125。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汉族的健康人群其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牛痘病毒相关激酶 2(vaccinia virus kinase related kinase 2,VRK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12147与大脑灰质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分析VRK2 rs2312147导致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1名中国健康汉族志愿者。选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VRK2rs2
[目的]孤独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语言和社交缺陷、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被WHO列为儿童精神病第一位,至今发病机制不清、无有效治疗方法,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异常与ASD发病相关,免疫干预可改善ASD症状,但具体机制不清。BTBR T+Itpr3tf自闭症小鼠伴随明显的免疫异常,是研究自闭症与免疫异常关系的理想动物模型,但由于对不同年龄
[目 的]通过Sanger测序及MLPA方法探讨云南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彝族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SHOX基因是否存在异常及SHOX基因异常是否在汉族与彝族特发性矮小患儿中存在种族差异,同时分析人体测量学相关指标,以探讨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为少数民族特发性矮小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来
[目的]研究血清Aβ40、Aβ42、Aβ42/40比值、tau蛋白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进一步探究Aβ40、Aβ42、tau蛋白在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单纯抑郁障碍组患者50例,单纯糖尿病组患者50例,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组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合计200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
[目的]通过建立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以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PC12细胞,检测不同温度下PC12细胞的凋亡与PI3K蛋白质的表达变化,阐明低温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对PC12细胞进行培养,细胞传代培养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04),联合无糖DMEM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通过CCK-8细胞计数法,IRAK1、TNF-α炎性因
[目的]分析影响初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20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和新辅助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的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及术后60天内死亡情况,根据Clavien-D
[目的]针对使用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诊断卵巢癌的相关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探讨血液lncRNA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期望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血液lncRNA诊断卵巢癌的相关文献,搜索时间范围为所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其中,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分析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分析影响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们报告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建立Cox风险模型,选择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
第一部分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及表征[目的]制作适用于经头皮及颅骨开放血脑屏障的聚焦超声(FUS)换能器[方法]选用锆钛酸铅(PZT)材料的曲面压电陶瓷制作超声换能器,制作完毕运用超声波束分析仪和超声强度测量系统对其声束路径、焦点位置、场能分布进行表征,并设计、打印与之配套的超声换能器适配器。[结果]本实验成功制作了基础频率1 MHz、重6.8 g、底面最长处为2.05 cm,高1.2 cm的FUS
[目的]通过统计脑胶质瘤患者术后30天内进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早期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早期不同时间段开始使用替莫唑胺化疗发生的不良反应,探索尽早开始替莫唑胺化疗的安全性。通过分析患者生存状态及肿瘤进展情况,进一步讨论脑胶质瘤早期化疗的治疗效果,为早期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提供研究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