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学生参与情况调查研究 ——以柳州市民族高中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学习,学生必须自主参与教学过程。英语学科的突出的特点是交际性,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参与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学生参与”进行了研究,但针对高中生的研究较少。因此,对高中生英语课堂参与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对柳州市民族高中高二年级的20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包括三个维度: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及情感参与。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调查问卷;第二部分是影响高中生参与英语课堂的因素调查。本文的研究问题为:(1)高中生英语课堂参与的总体情况如何?(2)不同性别、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有何差异?(3)影响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1)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总体参与是积极的,更倾向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欠佳;(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就学业水平来说,高分组的学生在行为参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的学生在课堂上更专注,也更具有钻研精神。在认知参与的深层次策略和依赖性策略维度以及情感参与下的乐趣感、焦虑感和厌倦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影响学生参与的原因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参与的主要原因有8个,学生层面的原因有:性格、语言水平、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层面的原因有: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环境层面的原因主要是客观环境,如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最后,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改善英语课堂参与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教师对低分组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还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校训是学校在其办学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凝练下来的,更是学校的精神内核和灵魂,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的精简概括。校训里面寄托着学校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可以将身处其中的学生培育出该校所共有的特质和精神风貌。高校加强校训宣传力度和校训文化建设,能够强化高校校训的育人功能,增强学校凝聚力,更好的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本文通过对13所广西公立本科高校校训文化育人实效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自杀是我国10~20岁年龄组意外伤害死亡中的第三死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比较复杂,而中职学生因其本身的特殊性,相较于普通高中生来说有着更多的情绪、品行以及学习方面的问题,中职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呈现出一个较高的水平。自杀人际理论从西方兴起,目前也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该理论认为自杀意念是由两种人际结构引起的——累赘感知和归属感受挫。自杀是一个非常复
前阅读核心经验是支持幼儿在终身学习中成为一个成功阅读者必备的经验,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能力的幼儿应该具备的态度、行为和能力,在幼儿园语言领域的在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上,教师却因缺少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指导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现状和困境,积极探寻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发展的思路。本研究基于周兢对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内容架构,以C园共121名幼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高阶思维培养成为当今英语教育关注的重点。教师信念作为教师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影响教师的行为。因此,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师信念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博格语言教师信念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梅德明与王蔷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中高中生思维品质的解读
基于传统教学和显性分层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隐性分层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隐性分层教学,不仅契合初中学生的特质,符合新英语课程标准理念,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构建新型现代的教学观,培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以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广州市两所中学的500名七年级学生和十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学生问卷,课堂观察以及教师访谈为研究手段,旨在回答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和身心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即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良好的学习适应性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以及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自我。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调整,最后达到学习适应的良好状态,促进自身的学习能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的富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需求层级也逐渐从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的领域调转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领域,公共交通作为链接城市的纽带,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依相随,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已不再是仅仅能够承担交通运输环节这一单一的功能,以此通过交通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整合,推导出“以人为本”的城站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即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在体
本翻译实践所选文本是导师推荐的、美国作家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所著的《街头魔术少年》节选。该书讲述了魔术师卡特自幼失去父母,从叔叔那里学会魔术本领,与旅途中认识的伙伴从贪婪的波索手中拯救小镇的故事。该小说属于儿童文学,包含大量对话,全文文风偏口语,文笔幽默风趣,内容通俗易懂。该文章内容易于理解,然而包含非常多的文化负载内容和特有表达方式,给翻译带来了相当的挑战。本人在翻译时,以严复的“信、达、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促进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本文根据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文化范式理论,对以广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的两所民族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的价值取向、认知内容、方法体系、育人环境出发,发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范式建构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实践强化路径,以期对民族
前人关于“纠错反馈”做了很多研究,其主题涉及教师和学生对纠错反馈的态度,教师对纠错反馈所持信念与其课堂纠错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纠错反馈方式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然而前人对纠错反馈的研究却较少关注职前英语教师。职前教师正处于教师发展的准备阶段,其既存的态度对未来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职前和在职英语教师对纠错反馈都应持有正确的认识。本研究中的纠错反馈态度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语言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