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骨填充网袋与球囊椎体后凸成形临床特点研究资料较少,在缓解疼痛、纠正后凸畸形和恢复椎体高度等方面的疗效以及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比较骨填充网袋与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表现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此实验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骨填充网袋治疗的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并与同期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病例45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两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手术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术后目测类比评分,术前术后Cobb角,责任椎前缘和中部高度恢复变化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数,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矫正x 2检验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随访时间均大于3个月,观察两组之间在缓解疼痛、纠正后凸畸形和恢复椎体高度等方面的疗效以及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本实验全部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率100%。其中骨填充网袋组45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平均3.1个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45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平均3.3个月。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手术前后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cobb角,椎体高度恢复,骨水泥渗漏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相似,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椎体后凸成形优于骨填充网袋;在骨水泥渗漏方面骨填充网袋组优于椎体后凸成形组(P<0.05)。结论:随访期间两种手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cobb角,椎体高度均较术后24小时无明显丢失,采用骨填充网袋与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骨填充网袋与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各有优势,但镇痛效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