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社及其民俗活动考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境内流传着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大型民间器乐乐种,它就是陕西的西安鼓乐。西安鼓乐民间称为“乐器”或“细乐”,分布在西安市及其邻近终南山麓各县,是一种集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一体的民间器乐合乐形式。追溯其历史渊源,从乐曲结构、乐谱、曲名和所使用的乐器来分析,西安鼓乐可能源于唐,起于宋而兴于元、明,盛于清。对于西安鼓乐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学术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也在不断扩展。然而,这50多年研究领域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即研究凸显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溯源,二是在“音乐本体中心特征——律调谱器曲”。[1]当然,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是一项不可缺少而又至关重要的步骤,这为我们继续在深入研究音乐本体的基础上扩大研究领域和范围提供了实施的条件。而仅把目光停留在音乐本体上,不去探究能将西安鼓乐得以承载的班社,看不到班社里民俗的功能性存在是音乐传统能够活体传承的必要条件,西安鼓乐何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存与传承。笔者自2001年5月份已开始接触西安鼓乐,并先后对南集贤东、西村鼓乐社、何家营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城隍庙鼓乐社、东仓鼓乐社等进行了民族音乐学性质的实地调查。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研读了西安鼓乐学术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后,似乎看到了西安鼓乐研究领域中的局限性,从而引发了对西安鼓乐进行民俗学的思考。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安鼓乐社的现状进行学理追问,试图超越以往西安鼓乐研究仅仅关注音乐本体的方法,借助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将西安鼓乐社和民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来认识,对西安鼓乐社的分类、成员、性质、社规,以及乐社参与的庙会、祈雨、斗乐等民俗活动进行深度描述,阐释其深层意义,寻求这一民间乐种保存和传承的文化根源。
其他文献
煤矿安全是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不仅对社会经济有很大影响,更关乎矿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变电所作为井下各分采场的电力枢纽,是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对
锁相电路作为FPGA时钟分布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芯片的及其系统的工作性能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速应用环境下。本文研究了锁相环的基本结构与系统构架及其
利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听力残疾的致残原因呈现城乡、区域、省际
本文试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如何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样一种政府行为,实现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进行探讨,并对文化认同与政治认
翻车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冶金、电厂等的一种非标专用机械设备,用来将敞车中的矿石、煤矿进行倾倒,可以实现操作的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为行业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随着
德式管理以其精细、顺畅、高效著称,在难民管理上德国也同样表现优异。但是,良好的管理却并不能破解难民危机难题。堆积如山的难民申请、人满为患的难民避难所、疏漏的暴恐分子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70-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院诊断为 SLE 合并冠心病11例患者传统危险因素、第一次心脏事件发作时的情况、SLE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影响,探讨提高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同期老年鼻饲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专科护理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念是一个能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对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经济状况、科学制定经济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理念的社会贡献在于四个层面:
本文阐述了上海城市公园在发展都市旅游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作为旅游资源的城市公园的产业政策观察管理的思想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