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铜(Ⅰ)-卤簇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旨在合成结构新颖的铜(Ⅰ)-卤素簇合物,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总结这类化合物合成的规律,探讨特殊结构的这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发光机理。研究体系主要是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计量比等因素,合成了九个铜(Ⅰ)-卤素簇合物,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它们的结构与相关性能进行表征及测试。论文的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溶剂热原位反应合成四例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铜(Ⅰ)-卤素簇合物1-4,并讨论端基配位卤素对其荧光性质影响及有机原位反应在铜(Ⅰ)-卤素阴离子簇合成中的作用;(2)利用水热(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两例具有三维骨架的铜(Ⅰ)-卤素簇基配位聚合物5和6。化合物5具有Ⅰ2释放/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质,对比化合物5及其衍生物的荧光性质,发现经过SCN-离子交换后发射光谱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因此我们认为化合物5可以用来检测SCN-。化合物6具有热致荧光变色现象,本文对化合物6进行了低温荧光测试并初步讨论了其荧光发光机理;(3)利用Cu(Ⅰ)盐同简单有机配体反应合成了具有不同铜(Ⅰ)-卤素簇基的化合物7-9。对比这三个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有机配体在铜(Ⅰ)-卤素簇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论文还阐述了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方法等,在丰富铜(Ⅰ)-卤素簇合物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同时,为铜(Ⅰ)-卤素簇合物的定向合成和性质开发积累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