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脂质体在CIA大鼠重要组织及炎症关节部位的分布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阿霉素脂质体在CIA大鼠重要组织特别是炎症关节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两次注射牛Ⅱ型胶原造RA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两组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阿霉素和阿霉素脂质体,每组再随机分为5个小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每组分别于6h、12h、24h、48h及72h五个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肝、淋巴结、睾丸、卵巢及炎症关节,将以上组织处理后上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组织阿霉素及阿霉素脂质体的药物浓度。结果:(1)造模后大鼠精神活动欠佳,体重下降,加强免疫1周后关节炎指数为11.19±2.37,关节肿胀度为6.54±1.42,与造模前比较关节炎指数及关节肿胀明显增加(P<0.05),X线及炎症关节病理组织切片均显示大鼠关节类似RA的炎症性改变。总体造模成功率为97.1%。(2)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肝脏组织中除外6h两组药物分布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阿霉素脂质体组药物分布浓度均显著高于阿霉素组(P<0.001);炎症关节组织中各时间点阿霉素脂质体药物分布浓度均高于阿霉素组(P<0.05),且24h、48h、72h时差异显著(P<0.001);卵巢组织中6h、48h时药物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而12h、24h及72h时阿霉素脂质体均分布高于阿霉素组(P<0.05);睾丸组织中6h、24h、48h时两组药物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而12h及72h时脂质体在睾丸组织中分布均高于阿霉素组(P<0.05);淋巴组织中6h、12h、24h、48h时阿霉素脂质体药物分布均低于阿霉素组(P<0.05),而72h时阿霉素脂质体与阿霉素在淋巴组织中的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组织间组内分析比较显示阿霉素脂质体组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组织中呈现增多的趋势,而阿霉素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结论:1.阿霉素脂质体可以在炎症关节部位浓聚,脂质体剂型可以使药物在炎症部位靶向聚集;2.阿霉素脂质体由于其较长的半衰期及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在肝、卵巢、睾丸等器官中分布较多,但是在卵巢、睾丸等非靶器官中的分布较单用药相比差异不明显。3.脂质体剂型可以显著延长药物在肝脏、炎症关节、生殖系统及淋巴组织中的半衰期和滞留时间,在体内具有长循环效应。
其他文献
摘要: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被称为豪放派著名词人。其一生经历了八贬八谪,却造就了其宠辱不惊、豁达乐观的性格,苏轼的诗、词、散文在文学史上都有着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水调歌头》一直被人传唱至今,拥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这位文学巨匠的诗词拥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水平,其文豪放洒脱、清新豪健、独具风格。而这篇《水调歌头》极富诗意与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的思乡情感的共性,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被誉为
摘要:20世纪认知语言学蓬勃而生,随着一种新的学科的兴起,人们不可避免的会将传统与新兴相结合。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经验息息相关,而古诗词可以说是人类丰富经验和认知的一种传递,为此认知语言学为传统诗歌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象似性理论对此颇有贡献。  关键词:象似性理论;古诗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
摘要:我国魏晋时期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和英国“湖畔派”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都是抒写自然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对现实不满,渴望返璞归真,追求高洁的宁静生活。然而由于两人所处国度不同,在文化背景、亲身经历等方面不同,因而所抒写的自然诗歌在语言表达、精神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从“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两个方面分析比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的差异。  关键词;陶渊明;华兹华斯;自然诗歌;差异
摘要:神怪异兽文化源远流长,应运用到实践中以实现生产型保护,本文通过对《山海经》和苏汉臣款《搜山图》的神怪异兽造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陶瓷球形关节玩偶的平面设计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神怪异兽;《山海经》;《搜山图》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00-01  前言:  我国神怪异兽文化由来已久,自商周时代就出现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