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身份危机与重构:对《一粒麦种》的解读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早年在英国留学、后长期旅居美国的流散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在当代世界文学中有着混杂文化身份。他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擅用小说书写自己民族的近现代史。1967年出版的《一粒麦种》,是恩古吉的代表作品。小说以其独特视角及叙述方式,为我们再现了整个肯尼亚人民独立运动的广阔场景,也呈现出了吉库尤人民同殖民者进行的长期斗争与矛盾。小说《一粒麦种》涉及深刻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本文将《一粒麦种》置于后殖民语境中,探讨小说中人物在面对英国殖民者强势入侵后所面临的身份危机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完成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构。论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作者恩古吉·瓦·提安哥,包括其生平、创作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等。其次梳理国内外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状况,再指出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现实意义,最后介绍本论文的理论框架。第二章的第一部分结合赛义德的东方学以及“他者”理论分析非洲在殖民侵略者眼中的他者形象。第二部分从非洲的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非洲在世界主流文化中的他者地位。第三章呈现小说中几位人物在后殖民语境中遭遇的各种危机,其中包括被侵略后吉库尤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遭遇文化碰撞时产生的迷茫等。第四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表明了吉库尤人逐渐意识到了他们遭遇的身份危机。第二部分分析了他们为了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做出的种种努力。最后一部分呈现了他们重构文化身份的结果。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分析了恩古吉作为一名流散作家同样面对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本论文将增加国内对于非洲文学的关注,丰富对小说《一粒麦种》以及作家恩古吉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西方媒体依靠着雄厚的资金、专业化的新闻报道团队,逐渐控制和垄断了全球的新闻信息的源头,有主导世界舆论的趋势。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对其新闻
A.S.拜厄特(1936-)是英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和批评家。从第一部小说《太阳影子》(1964)出版至今,她先后推出29部作品,囊括27座文学奖项。拜厄特在
文学作品反映文化。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沟通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言文化的桥梁。称呼语作为文化载体反映着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本文尝试以《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为例比较研究英汉称
互文性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及翻译。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开始将文本的互文分析纳入语篇分析,互文性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然而,综观国内
在表达人的愿望和希求时,日语用「た」和「たがる」来分别表达说话人自己的愿望和他人的愿望。在汉语中,不管是说话人自己的愿望还是他人的愿望,都用一个共同的「想」来表达即可
菲利普·罗斯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犹太裔作家,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荣膺了除诺贝尔奖之外的几乎所有重要文学奖项。罗斯著述颇丰,佳作迭出。自195
巅峰对决 山东建筑大学力压群雄强势夺冠  《星际争霸II》高校锦标赛从2012年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经过全国15个城市, 80所高校,300多支高校战队,99场比赛之后,终于在上海工程技术学院的舞台上展开最后的战斗。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山东建筑大学在决赛阶段历经苦战,力压国内各大高校星际高手,问鼎冠军;而之前夺冠呼声颇高的上海本土战队东华大学屈居亚军。而山东建筑大学也将代表中国大陆高校战队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