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D3与SCF-β-TRCP1对肺癌与结肠癌骨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和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FOXD3蛋白对肺癌骨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肺癌分别是全球男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尤其是脊柱转移是导致肺癌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FOXD3与胚胎发育及恶性瘤发生有相关性,但其对肺癌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FOX(forkhead box)蛋白家族是常用临床药物治疗靶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FOXD3对肺癌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对骨转移相关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为临床药物开发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前期实验室构建的特异性脊柱转移肺癌细胞系,评估此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特性,通过癌球形成和再分化实验、细胞耐药性分析和细胞迁移实验对FOXD3在肺癌肿瘤干细胞内的功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细胞实验及载瘤动物模型进一步将FOXD3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进行探究,同时使用全基因组RNASeq和Ch IP-Seq分析来预测FOXD3在肺癌干细胞中的直接作用靶基因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细胞功能实验验证其相互作用及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肺癌脊柱转移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征;FOXD3在脊柱转移细胞及肿瘤干细胞内表达下调。同时发现,FOXD3在体外和体内水平均与肿瘤干细胞的扩增和迁移、肿瘤细胞耐药性以及骨转移灶破骨细胞分化呈负相关关系。FOXD3通过对WDR5的转录阻遏,实现对其表达调控的作用,最终达到对肺癌干细胞相关生物学功能调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FOXD3作为肺癌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我们证明了FOXD3可以通过抑制WDR5在肺癌中的表达来抑制肿瘤干细胞的积累,从而影响肺癌生物学进程,进而参与肺癌骨转移、骨破坏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发生与发展的调控。WDR5做为临床常用药物开发靶点,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肺癌治疗,特别针对骨转移相关事件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乙酰化依赖的SCF-β-TRCP1功能调节与其对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全球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SCF-β-TRCP1泛素化系统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可通过泛素化降解β-catenin等癌基因实现对结直肠癌调控。本研究主要探讨β-TRCP1的乙酰化调节途径对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索β-TRCP1新的调节途径,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可行的靶点与思路。研究方法:我们通过WB实验、免疫共沉淀、泛素化实验、CHX蛋白降解等实验找到参与β-TRCP1乙酰化调控的相关乙酰化/去乙酰化酶,进而通过细胞功能实验探究β-TRCP1乙酰化水平对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临床标本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验证;最后找到β-TRCP1反向调控乙酰化酶稳定性的具体机制,构建完整反馈调节环路。结果:本研究阐明GCN5-SIRT1系统介导的SCF-β-TRCP1乙酰化修饰路径:乙酰化酶GCN5参与β-TRCP1乙酰化过程,去乙酰化酶SIRT1参与β-TRCP1去乙酰化过程。乙酰化影响β-TRCP1蛋白稳定性的同时增强结肠癌中β-TRCP1的抑癌功能;β-TRCP1可通过CKⅡ磷酸化依赖的泛素化途径降解SIRT1,同时这种效果可以被Pin1蛋白所拮抗。这项研究阐明了控制β-TRCP1稳定性及其E3连接酶功能活性的新上游途径。结论:研究揭示TRCP/GCN5/SIRT1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由此GCN5/SIRT1可以以乙酰化依赖性的方式调控β-TRCP1的功能与蛋白稳定性。除充当调节剂外,SIRT1还充当β-TRCP1的底物,进而影响自身乙酰化过程;GCN5/SIRT1活性的启动推动了反馈回路的产生,影响β-TRCP1功能。在β-TRCP1调节过程中,CKⅡ磷酸化通路和SIRT1乙酰化途径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CKⅡ可以磷酸化SIRT1,介导其被β-TRCP1识别并通过泛素化途径降解从而影响去乙酰化酶活性。该研究确定了乙酰化依赖的β-TRCP1功能调控新机制,并提供了有关乙酰化系统调控E3连接酶活性的新线索。
其他文献
探究空闲地的类型及形成,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提供支持。依据农村居民点空闲地的成因差异,将农村居民点空闲地分为Ⅰ类空闲地、Ⅱ类空闲地和Ⅲ类空闲地三种类型。Ⅰ类空闲地的形成主要与村庄规划滞后和农村居民对土地的错误认知等有关,Ⅱ类空闲地的形成与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和"一户多宅"有关,Ⅲ类空闲地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原因。随着村庄规划的落实和宅基地退出机制的逐步成熟,Ⅰ类空闲地和Ⅱ类空闲地将逐步减少,
如果说清晰地标记出个人化的风格是关注电影人的一种标准,那么很少英国电影导演可以像德莱叶、布努埃尔、弗朗叙和雷诺阿那样,获得赞誉性的关切。但在另外的一些标准中,在个人化的风格之后潜隐了诸多最为精妙委婉的要旨,这些关联着某种特别的传统,时间,背景或者说"流派"的集体意味和理解。由此达成某种广泛一致的见解,即使把那些非个人化和匿名的艺术作品理解为一种共识的表达,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镜现
期刊
2018年,《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对高校提出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师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文学类课程可以运用"任务+翻转"教学模式,将教学相关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扩充能力训练和中小学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明确并细化阅读、自学、讨论等任务,以任务推动、实现师范生的能力培养。
当代战争为教学带来的机遇及本人开展课程开发的初衷每天我都会记起这样一个事实,我是在战时教授我的学生们。各种悲剧,战争的代价以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生的冲突带来的影响,不仅对当下产生重要影响,就是在今后的几十年或更长时间里都会留下烙印。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处于美国境内
期刊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SA)是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会妨碍个体的正常人际交往,导致个体产生对人群的回避、恐惧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以往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人格特质、自尊、评价恐惧和认知因素等等。其中,评价恐惧既包括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感,即负性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同时也包
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教育脉搏,扎根粤东地区,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通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平台、三个载体、N项资源"的框架模型,在校地合作机制,"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机制及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大胆创新、精准发力、科学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有效提升粤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背景创伤性肺损伤(Traumatic lung injury,TLI)是创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是由车祸多发伤、高空坠落伤、严重挤压伤等创伤因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临床表现除了具有ALI的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典型症状以外,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多发骨折、皮肤软组织挫裂撕脱伤等。相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肺损伤,创伤性肺损伤病情更加危重、复杂,而且创伤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六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10%-15%)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类型。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原位消融等治疗对早期HCC患者有效,但由于肝癌的高复发率,病人五年生存率很低。对于进展期病人,现有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也非常有限。因此,
研究背景和目的: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胆道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排第6位。全世界每年有165000人死于该疾病,大概占全球肿瘤相关死亡人数的1.7%。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胆囊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态势。目前针对胆囊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外科切除。但由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肿瘤很快就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并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