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有关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wangke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在学校收集ODD患儿34名和正常对照组34名,所有患儿均符合DSM-Ⅳ中ODD诊断标准。对所有入组的儿童由父母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ers父母问卷(PS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验(16PF),所有入组儿童填写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用同伴评定法评定伙伴关系,对所有入组儿童进行瑞文(CRT)智力测查。,以探讨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有关影响因素及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研究结论如下:严重的品行、学习、心身问题,冲动-多动构成了ODD儿童的行为特征;伙伴关系不良,自我意识程度低是儿童发生ODD的危险因素;父母文化程度高及中高职业层次可能是儿童ODD的保护因素;父母人格方面的缺陷可能是儿童发生ODD的危险因素;家庭环境中低的亲密度可能是儿童发生ODD的危险因素;改善伙伴关系,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以及改善家庭环境,采用科学的养育方式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儿童ODD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长期以来,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BZPs)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着非苯二氮卓类药物(lonbenzodiazepines, NBZPs)的
目的:探讨老年累积高血压暴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联。  方法:研究对象由年龄≥60岁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开滦卒中队列中1505人
近二十余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ART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对自身生殖过程的认识有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分子遗传学技术与辅助生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开辟了一项产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