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代表了康德对美的本质的系统理解,所以对这四个契机的解读以及对诸契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就构成理解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都不约而同的涉及到了美与快适和善的差别,而且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也都可以用来论证审美判断主体的目的和被判断对象的形式。第一契机中先指出审美判断是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的,但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那做这种审美判断的目的是什么,康德在第三契机中又进一步解释了审美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审美无利害的理论找到了合理的理论依据。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在理论上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这两组理论为纯粹的审美判断建立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判断环境。无利害感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两个条件的保证之下可以达到毫无偏袒的纯粹的审美判断。混入了利害关系或快适等偶然的因素在审美判断之中,则不能达到纯粹的审美判断,而审美无利害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则解决了将这些偶然因素排除到审美判断之外的问题。利害关系以及感官上的快适等都会妨碍审美判断的自由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审美无利害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关点,将利害关系或感官快适等这些偶然的因素过滤掉。所以在审美判断中坚持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的理论是做出纯粹的审美判断的理想选择。第二契机的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普遍性”和第四契机中的“共通感”从字面的意义上看,这二者应该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第二契机和第四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来看,“普遍性”和“必然性”从逻辑上讲就是相通的,普遍性可以证明必然性的存在,必然性也可以反过来证明普遍性的合理。并且第二契机的普遍性在无概念的情况下何以可能的问题第二契机里没有充分的做出解释,通过第四契机的“共通感”来解释无概念的普遍性何以可能的问题也体现了第二和第四契机理论上相通的特点。这两点的相同性使得第二契机和第四契机成了一个整体,进而也使得康德的审美判断成为一个相对规整的理论体系。四个契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可分成横面和纵面两类关系。就纵面关系说,它是第一、第二个契机作为一个层次,第三。第四个契机作为一个层次,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两个层面即具有延续性,又是外在和内在、表现和根据的关系。就横面来说,涉及到的是第一契机和第二契机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契机和第四契机的关系。关于美的分析论的第一、第二个契机是说明既然美是主观的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有何性质,康德指出具有无功利性和无概念的普遍性两种性质;第三、四个契机实际上是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上述性质的根据;而“对分析论第一章的总注释”标题下的文本又进一步将四个契机归结到了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运作。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分析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