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甲氨蝶呤(MTX)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临床治疗。然而,传统的MTX注射和口服给药方式药物利用率低,并且其所引起的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亟需发展更为安全有效的MTX给药方式。另一方面,微针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微针贴片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5253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甲氨蝶呤(MTX)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临床治疗。然而,传统的MTX注射和口服给药方式药物利用率低,并且其所引起的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亟需发展更为安全有效的MTX给药方式。另一方面,微针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微针贴片具有三维阵列结构,其微米级的针尖能够有效地刺穿皮肤角质层从而递送药物,不触及到神经纤维。因此,微针给药不仅避免了口服药物带来的肠胃不适反应也不会引起疼痛,患者依从度高。可溶性微针在递送MTX中具有安全、简便、载药量大的优势,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使用载有MTX的可溶性微针时,由于微针在皮肤局部快速溶解,MTX一次性快速释放,导致药物大量被血管吸收,降低药物利用率、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将可溶性聚合物微针与杂化纳米载体相结合,利用微针的透皮递送能力与纳米载体的可控释放优势,显著提高了MTX释放的可控性和响应性。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展了可缓释MTX的可溶性聚合物复合微针贴片,提升了银屑病的治疗效果。针对可溶性微针释药过快的问题,我们将杂化载药纳米粒子与可溶性聚合物微针结合,实现基于微针的透皮缓释给药。首先我们合成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通过溶剂挥发法将MTX装载进HMSN空腔结构内,进一步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带正电的壳聚糖(CS)吸附到HMSN的表面,得到载药纳米粒子(MTX@HMSN/CS)。该载体可以在体外缓慢释放药物长达六天,且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有效杀伤人类永生化表皮细胞(Ha Ca T细胞)。最后,我们利用微模板法将该载体负载于可溶性聚合物复合微针贴片中并用于治疗银屑病小鼠,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针相较于直接释药的微针其缓解皮肤炎症的能力提高了约百分之十,这是由于MTX@HMSN/CS被微针递送到皮肤局部后能缓慢释放MTX从而避免了药物快速扩散后被血管大量吸收。这种将杂化载药纳米粒子与微针结合的策略不仅增加了MTX的药物利用率且大大的减少了给药次数,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2.制备了响应明胶酶的载药纳米粒子,发展了用于银屑病抗炎治疗的可溶性聚合物复合微针。为了依据银屑病病情的发展实现更精确的药物递送,我们探索了皮肤局部与银屑病病情相关的标志物的表达,发现在银屑病皮损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效表达,且患病部位越严重MMP-2表达越多。基于MMP-2能够有效降解明胶的特性,构建了炎症响应性杂化载药纳米体系。以HMSN作为药物载体,通过低温介导的凝胶过程将明胶包覆于HMSN的表面并通过戊二醛进行交联,获得MMP-2响应性的纳米粒子(MTX@HMSN/gel)。明胶可以封堵HMSN表面的介孔而保护药物在递送过程中不泄露,但在皮损部位由于MMP-2的高效表达会水解HMSN表面的明胶层使介孔通道打开从而释放MTX。我们发现MTX@HMSN/gel的药物释放量与明胶酶的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可通过明胶酶含量来控制MTX的释放速率。将该杂化载药纳米粒子复合到可溶性聚合物微针贴片中,通过微针阵列刺透皮肤角质层后,针尖溶解从而使MTX@HMSN/CS递送到皮肤特定部位,有望实现MTX的按需释放,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该微针贴片为银屑病的按需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草酸钙肾病和肾结石能够诱发肾脏的炎症反应和损伤,从而进一步加重肾结石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损害肾功能。因此,我们通过研究XIST对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来揭示其在肾结石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本研究首先建立乙醛酸诱导的草酸钙肾病小鼠模型,每天给予雄性C57小鼠腹腔注射0、50mg/kg和100mg/kg乙醛酸,1周后收集肾脏标本进行HE染色、Pizzolato染色检测肾脏晶体沉积情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骨重建、骨重吸收和骨髓微环境血管形成等多个方面。目前的常用药物仅能针对单个机制,且无法有效蓄积于骨组织,不但疗效差,而且会对非骨组织或器官造成毒副作用。因此,寻找能针对骨质疏松多方面发病机制的且能特异性作用于骨组织的骨靶向药物,实现骨质疏松症的骨靶向“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Schnu
红外成像系统可全天时工作且在极端条件下的成像优势使其在军事、民用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等技术的基础,红外图像目标分割能够将有用信息从图像中提取出来。红外成像场景复杂多样、目标灰度分布不均匀且存在弱边沿的问题加大了红外图像分割的难度。水平集算法依赖于成熟完备的数学理论,因为易于求解以及可以实现多目标拓扑分割的优点使其在图像分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水平集算法对于初始轮廓的依赖性
钾与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族,钾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即“摇椅式”电池。而钾元素的地壳储量远高于锂,钾离子电池的成本可以被很好的控制,故更具有作为规模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电源的潜力。硬碳材料具有独特的无序类石墨片层堆叠结构,因而具有较石墨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是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靠选择。目前,硬碳材料储钾的反应机理亟待探究,本论文制备了微观结构存在渐变差异的一系列酚醛
电荷耦合器件(CCD)作为重要的图像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成像探测系统中,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深入,对图像传感器CCD的性能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微弱光信号探测的应用场合,如何降低CCD的噪声、提高其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成为图像传感器CCD应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提高光纤光谱仪的弱光探测性能为课题目标,在检索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及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欧洲机器视觉协会(Euro
设M是d维闭光滑黎曼流形,d≥2,f:M→M是C~1微分同胚,H(p)是关于双曲周期点p的同宿类。本文证明了在通有集上,若f|H(p)是熵扩张的,则H(p)具有Df-不变控制分解TH(p)M=E⊕F1⊕F2⊕···⊕Fk⊕G(k∈N),其中Fl(l=1,···,k)是一维非双曲子丛,并且dim E=i(p),dim G=dim M-j(p),k=j(p)-i(p),其中i(p)和j(p)分别是H(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也日益加剧,对于老年疾病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主动脉瓣钙化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是最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瓣膜钙化疾病进展到终末阶段出现的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力衰竭,都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手术是瓣膜钙化的重要治疗方式,置换的瓣膜主要为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但是由于手术本身对老年患者也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兴二维材料,凭借独特的物理性质,在众多科学领域展现出极大的研究潜力。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是二维材料中体系庞大的一支,其带隙随层数可调,并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之在光电子器件中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二硒化铂是这一支中较为新型的成员,理论预测其载流子迁移率可与黑磷媲美,同时较小的带隙和宽谱的光吸收,使其应用场景可拓展至近红外波段。硅基微环谐振器是硅基光子回路中的重要组成元件,可应用
随着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步入后期,油气资源储量逐年减少,各大油田的采收率始终不高。面对这种复杂形势,油气从业人员实施了一系列增产措施,如堵水工艺技术、混合气吞吐技术、火烧油层技术、CO2驱油技术。而这些新技术的实施会造成高温CO2腐蚀环境,目前在低温(2条件下缓蚀剂可以很好地抑制腐蚀,但是当温度上升到80℃乃至更高温度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明显降低,文献调研过程中发现适用于高温CO2环境下的缓蚀剂报导
粉煤灰是燃煤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工业固废,由于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Si O2、Al2O3、Ca O和Fe2O3等氧化物,可以作为陶瓷的生产原料。陶瓷透水砖作为用于海绵城市的一种新兴的透水材料,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本文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分别通过颗粒法和造孔剂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粉煤灰基陶瓷透水砖,并对其进行了基本性能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颗粒法制备粉煤灰基陶瓷透水砖及其基本性能研究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