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当前劳动教育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学校中劳动教育始终处于薄弱环节。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本研究就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及其教学展开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教学提出有效改进策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引导小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具备劳动品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获取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教学的现状,发现当前教师在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设计对劳动教育相关教材和学情分析不到位,教学目标没有凸显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教学内容对劳动教育的设计比较浅显,教学方法上没有抓住教材各板块特点展开劳动教育,教学评价未能将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特点有机结合。经学理辨析及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教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教学时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薄弱,教师对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未能充分挖掘,教师欠缺针对各板块特点展开劳动教育的方法,教师在相关教学评价中将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特点有机融合的能力不足。参考优秀语文教师的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本研究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教学提出了如下改进策略:引领教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价值,提升教师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开展教学的素养,凸显语文劳动教育元素相关教学目标中学生劳动品德的养成,丰富针对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各板块特点进行语文劳育的方法,建立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特点有机结合的相关教学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特征的能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体现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它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及应用形成与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它需要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素材。因此,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进行研究。本文
扬琴独奏曲《木兰辞变奏曲》以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为创作背景,整首作品音乐情感丰富。在创作特征上,采用三部性原则并结合了中国传统器乐作品的变奏手法的曲式结构、风格鲜明的调式调性、多样的织体形态以及多变的节拍与节奏。为了更加形象的表达音乐主题,在演奏手法上运用了颤竹、吟揉等具有东北扬琴传统演奏技法,也使用了近现代扬琴技巧,展现了扬琴演奏风格的多样性,生动刻画出木兰的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对这首扬琴作品中的创
《再唱编花篮》是由著名作曲家朱良才创作的一首具有河南特色的歌曲,体现了居住于河南地区人民的朴实与真诚。本首歌曲将上山采牡丹的姑娘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曲调委婉、清新、优美,歌词内容饱满生动,在传统的民族调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扩展,旋律中流露出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本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歌词的地域特点以及旋律特色的分析,总结了该歌曲的艺术特征,并且结合笔者演唱实践,从气息、声音等方
英语中动结构(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是传统语法中描述的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一种语言结构,因其复杂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研究多聚焦于英语中动结构的生成机制和中动词的限制条件。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也对第二语言习得造成了一些困难。因为它并不符合常规的句法结构,二语学习者初遇英语中动结构时往往将其判定为语法错误的被动句式。虽然这一结构
初一是地理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经调查,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地理教师只重视地理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智力缺陷,由于自身的原因,学习水平低下,成绩未能达到教育教学要求,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本文将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初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学好初中地理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会对日后的学习效果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则会对地理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基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发挥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等重要作用,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实际的言语交流中,要求交际双方都应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虽然我国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在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很多省、市都进行了中考英语考试改革,把英语口语分数纳入中考总成绩,但口语教学仍旧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师与学生的调查,发现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仍然传承和保留着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增砖添瓦。本文以《孔子家语》为例,分析了《孔子家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全文以以下行文脉络开展:第一章第一节介绍了《孔子家语》成书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阐述了其产生的历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学往往忽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导致英语写作成为英语学习者能力培养的一个弱项。研究发现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能产生更好的促学效果,而读后续写这种练习方式恰好将二者融为了一体,使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在写作研究领域,对于写作主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有关读后续写促学效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却很少有研究从读后续写对情感方面的影响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本研究从写作情感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城乡均衡发展。英语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研究英语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城乡差异问题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英语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对城乡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有:(1)江苏淮安城乡初中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差异体现在什么方面?(2)如果存
《敕勒歌》是在南北朝期间非常有名的一首诗歌,同时也是非常有韵味的民歌。其语言是由鲜卑语译成的,歌曲字里行间透露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风景画,仿佛置身在宜人的大草原、连绵的阴山,同时把当地人的生活情景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所研究的《敕勒歌》诗乐完美交融,塑造情境豁达。该作品词作者为著名诗人薛保勤先生,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独特的韵味。本文主要从《敕勒歌》的产生背景、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三方面对作品诗乐相融、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