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蜘蛛是稻田系统中的优势捕食性天敌功能集团,在水稻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游猎型蜘蛛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是稻田蜘蛛中的主要优势种,体型中等,性情凶猛,主要以田间稻飞虱和叶蝉为食。现阶段的水稻害虫防治体系中,仍然是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且目前化学农药对拟水狼蛛自然控害作用的破坏是导致水稻害虫再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对拟水狼蛛行为的研究主要以描述性为主,只是达到初步认识阶段,缺乏其受外在因素影响的研究,且对拟水狼蛛栖境选择行为的研究较少。因此,科学评价农药对以蜘蛛为代表的稻田捕食性天敌行为的影响是合理选用化学农药、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主要优势种拟水狼蛛为研究对象,以稻田常用5种的杀虫剂、2种杀菌剂及1种除草剂(杀虫剂:烯啶虫胺、阿维菌素、茚虫威、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杀菌剂:三环唑、井冈霉素;除草剂:丁草胺),研究其对拟水狼蛛栖境选择行为、自残行为及捕食行为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稻田代表性农药对拟水狼蛛栖境选择行为的影响稻田代表性农药对拟水狼蛛栖境选择行为有负面影响。与对照相比,供试农药显著延长了栖息于苗间的拟水狼蛛在施药区的停留时长,以阿维菌素影响最为显著,并且施药区停留时长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当提供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作为猎物时,不同浓度的农药对苗盘外的拟水狼蛛栖境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稻苗无褐飞虱的处理中,供试药剂浓度为田间推荐浓度和1/2田间推荐浓度时,烯啶虫胺、阿维菌素、茚虫威、三环唑及丁草胺显著降低了拟水狼蛛对施药区的选择率,对拟水狼蛛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以阿维菌素最为显著,而拟水狼蛛对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和井冈霉素处理苗盘的选择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在稻苗提供褐飞虱的处理中,供试药剂浓度为1/2田间推荐浓度和1/4田间推荐浓度时,阿维菌素、三环唑及丁草胺显著降低了拟水狼蛛对施药区的选择率,对拟水狼蛛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而拟水狼蛛对烯啶虫胺、茚虫威、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和井冈霉素处理后的苗盘选择没有显著的差异。2、稻田代表性农药对拟水狼蛛自残行为的影响供试农药对不同性别、不同饥饿程度拟水狼蛛自残行为的影响差异性显著。拟水狼蛛雌蛛比雄蛛更具有强烈的自残攻击性和主动性,在♀:♂处理组中,各供试药剂处理后雌蛛攻击次数比雄蛛成倍数增长(对照:1.82倍,烯啶虫胺:1.89倍,阿维菌素:2.17倍,茚虫威:1.89倍,吡蚜酮:1.64倍,氯虫苯甲酰胺:2倍,三环唑:2.2倍,井冈霉素:1.93倍,丁草胺:1.86倍)。同样饥饿的拟水狼蛛比饱腹的拟水狼蛛更具有强攻击性和主动性,在饱腹:饥饿处理组中,各供试药剂处理后雌蛛攻击次数比雄蛛成倍数增长(对照:2.54倍,烯啶虫胺:2.07倍,阿维菌素:2.33倍,茚虫威:1.88倍,吡蚜酮:1.89倍,氯虫苯甲酰胺:2.14倍,三环唑:2.2倍,井冈霉素:2.17倍,丁草胺:1.92倍)。供试药剂处理拟水狼蛛后,抑制了拟水狼蛛自残攻击次数的下降,首次攻击时长延长,其中杀虫剂阿维菌素最为显著,氯虫苯甲酰胺则对拟水狼蛛自残行为影响不大;杀菌剂井冈霉素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除草剂丁草胺与杀菌剂三环唑对拟水狼蛛的自残行为影响差异不显著。3、稻田代表性农药对拟水狼蛛捕食行为的影响农药处理拟水狼蛛的方式、农药残留时长及农药浓度对拟水狼蛛捕食行为有显著影响。滤纸药膜法处理后供试蜘蛛的捕食率最高,而浸虫法处理的供试蜘蛛捕食率最低,由此可见拟水狼蛛的捕食率与蛛体接触农药面积成负相关;拟水狼蛛的捕食率与农药残留时间成正相关,与农药浓度成负相关。根据L9(33)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烯啶虫胺、阿维菌素及三环唑极差R最大的一项B项(农药残留),茚虫威、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井冈霉素及丁草胺极差R最大的一项是A项(农药处理拟水狼蛛的方式)。供试药剂在满足处理方式为浸虫法、农药残留时长6h、浓度为田间推荐浓度时,拟水狼蛛捕食率最低,对拟水狼蛛捕食行为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