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政治信任的重要性。政治信任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政治治理的水平以及实现政策目标的能力。因此,在中国,政治信任不可被忽视。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政治信任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于政治信任与政权合法性,中国政治信任的层级差异,以及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国内研究者针对特定人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民的政治信任的研究,很少有研究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在政治信任上的差异,以及何种原因导致了这一差异的产生。 在当代中国,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的区分是日常中经常被讨论的一个话题,但在研究中少有提及。本文综合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化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试图更加全面地解释中国的政治信任水平。应用理性选择理论解释,基于政府绩效以及政治治理下的民众生活反馈,而民众对绩效的感受影响到政治信任水平。民众在中国的生活经历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其思维和价值观都受到社会化的塑造。而生活经历塑造的思维和价值观都对民众的政治信任产生影响。民众之间的人际信任和社会信任水平,在社会资本理论看来可以投射到政治信任中。 本文首先应用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化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这三种理论建立回归模型发现政治绩效、政治价值观和社会信任这三种主要因素对于政治信任的解释能力,同时试图发现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之间的政治信任差异。之后,本文再将不同因素分别与公职人员身份做交互模型,试图发现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化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对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在政治信任差异上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