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民生思想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毛泽东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并详细归纳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毛泽东民生思想进行了阐述,进而揭示毛泽东民生思想为当前我国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的诸多现实启示。
   毛泽东民生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背景以及丰富的理论文化渊源。毛泽东个人的成长经历及其民生思想的逐步转变构成了毛泽东民生思想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他参与和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则成了他民生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现实实践背景;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吸取了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以及我国近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部分内容,尤其是吸取了马列主义民生思想的精髓,并在结合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值得我们深入全面的挖掘,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生建设的真知灼见,而且独具风格,他认为改善民生首先要实现国家独立与国家统一,并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领导经济建设以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重视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构筑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还特别重视维护社会公平和加强法制建设。
   研究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可以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也可以为我们现阶段研究如何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指导,进而对我国现阶段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大的现实启示。通过对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民生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关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要坚持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虽然并没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研究的,但事实上在他们很多著作中的某一隅都盛开着道德思想之花。道德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较为集中对道德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在该著作中,恩格斯通过对杜林永恒道德论的批判,详细阐述了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基本属性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趋势等一
恩格斯的道德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把握恩格斯的道德学说,在理论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基本内涵。同时,也能够在新时代中正确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为当今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终结》)经典文本为依托,分析《终结》中
学位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趋于极限,同时,工业化的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西方一些理论家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奥康纳是当代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奥康纳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础上,结合生
鲍德里亚是法国20世纪特立独行、立场最为鲜明的后现代思想家,在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撰写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特别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对消费社会中的异化问题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究。从当代社会的丰盛现象出发,鲍德里亚揭示了身处日益丰富的商品环境下人们的消费异化状态,并对这一消费异化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阐
学位
恩格斯人民战争思想,是恩格斯在19世纪中后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实践中,创立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其中1856-1871年是恩格斯人民战争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对恩格斯人民战争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第一部分重点分析恩格斯在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和西
学位
典型宣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宣传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以树立和宣传典型形象为内容,以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教育人、向导人、激励人为目的的宣传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使典型宣传工作形成了包括确定目标、树立典型、报道典型、社会反馈、分析总结等程序在内的一整套思想和实践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开展的典型宣传工作不但有声有色,还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典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即坚持“党领导一切”,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政治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就形成了这一重要思想,并对为什么要坚持“党领导一切”,如何坚持“党领导一切”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领导一切”思想继续发展,并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要义。在
学位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中包含了广泛丰富的具体内容,开展社会救助便是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社会秩序远没有稳定,抵抗自然灾害、医治战争创伤、解决群众失业和灾难民基本生活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提出“不许饿死人”的口号并有序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天津市作为当时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经济结构重组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系统分析共同体问题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不仅明确指出了共同体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还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共同体形式的虚幻性,以及其对广大劳动人民在个体发展上的束缚和压迫,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还在共同体的性质、建立途径、社会功能等方面,为我们今天
在全民族抗战中,党重视以报刊推动党的建设,《八路军军政杂志》在推动党的建设,特别是在推动八路军中党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巩固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促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八路军军政杂志》推动党的建设背景。领导全民族抗战胜利需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和党的相关的实践经验有助于用《八路军军政杂志》推动党的建设。从杂志自身情况看,《八路军军政杂志》是推动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