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ess突变体定位克隆及遗传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一、ess突变体的定位克隆及遗传分析。花药发育涉及植物发育中最为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花药发育的研究对于理解植物个体发育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借鉴意义。ESS是一个PPR蛋白,ess突变体的研究不仅对了解花药发育提供线索,而且对理解线粒体参于的经由PPR类蛋白调节的植物雄性育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不仅利用CAPC数据资源进行定位,而且还发展了近30个新分子标记,在分子标记的检测方面发展了异源双螺旋分析技术,为定位克隆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操作程序,丰富了拟南芥的定位技术。经过试验研究发现,ess突变体是一新的突变体,可能代表了花药发育的一个调节途径。此侯选区间包括24个基因,其中AT1g06710.1基因注释显示该基因同矮牵牛育性恢复基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通过Ler和ess测序比较发现ess突变体AT1G06710.1基因(2841bp)第2683位的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G→A),突变引起所编码PPR蛋白(947AA)的第895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E→K)。电子分析表明AT1g06710.1蛋白具有10个PPR结构域,可能通过调节类似Bicoid蛋白的mRNA的加工而实现对花药发育的控制,该过程可能涉及到线粒体。二、寒优湘晴杂交稻亲本花药培养后代的分子鉴定。AFLP是选择性的扩增相距适合于PCR扩增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间的DNA序列,是用于种质鉴定、种质亲缘关系及利质分类研究的理想标记。AFLP指纹分析不需要预知一定的DNA序列或材料的背景,检测位点多,可靠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可以尝试利用这一技术检查寒优湘晴杂交稻亲本花培后代的纯合度和混杂率,为种质提纯提供指导。同样,通过试验证明,利用我们所建立的银染-AFLP技术可以满足寒优湘晴杂交稻亲本的纯合度的鉴定,可以满足这三个亲本的彼此鉴别。
其他文献
分析温病学术理论发展与温病学教学、临床应用现状,认为有关温病文献研究可从深度与广度进行再拓展、再挖掘.介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温病学科学术性质及特点,探讨“扎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第一经典,不仅为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会在新的健康医学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黄帝内经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人才队伍萎缩、学
目前我国蒙医药博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培养体系.梳理我国蒙医药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深入分析我国蒙医药博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招收专业少,专业学位培养
秉承“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的教育理念,设置中药炮制学课程的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双重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融入中医药文化和工匠精神等德育元素,通过采用案例式、讨论
玉米学名Zea mays L.(又称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着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玉米是世界上三大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对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玉米育种却面临着推广品种单一化,育种材料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基因库日益贫乏的问题。种质的单一化,必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分析针灸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教学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检索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四大
融合“文化自信”教学理念,立足中医药优势特色,开展中药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以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医药背景知识为出发点,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以
总结了金匮要略在线课程建设所产生的教学优势,即线上学习时间灵活,互动时间增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提高;网络有利充分交流,实现问答共享;促进主动思考,碰撞智慧火花.指出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独特制药技术.在“课程思政”这一体系中,中药炮制学是联系中医学和中药学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中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结果显示,中医类留学生心理适应较好,社会文化适应需提高,来华前缺乏对中医的了解.分别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