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ALL临床疗效分析并与GD2008ALL方案对比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患儿的生存率可达80%-90%,但是花费高、复发、化疗相关并发症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ALL疗效进行分析,并比较CCCG-ALL-2015方案与GD2008ALL方案的疗效和化疗相关不良事件,为ALL患儿选择合适化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了 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儿童血液组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479例,其中189例(Ⅰ组)予CCCG-ALL-2015方案治疗,290例(Ⅱ组)予GD2008ALL方案化疗,分析CCCG-ALL-2015方案疗效并比较两组ALL患儿初诊时临床资料、诱导化疗后缓解率、3年复发率、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3年总生存率(OS)、化疗相关不良事件。结果: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共收治189名儿童ALL予CCCG-ALL-2015方案化疗。d46MRD缓解率为81.3%,4.2%的患者因经济原因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放弃化疗治疗,1%患者在诱导缓解化疗后死亡。3年复发率为10.3%。3年EFS为(86±3)%,3年OS为(80±2)%。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10.3%vs 13.8%,P>0.05),3年极早期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20%vs 60%,P<0.05)。Ⅱ组3年EFS和OS均分别为(75±3)%和(80±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组患儿平均感染次数、粒缺伴发热发生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与不全性肠梗阻发生率均高于Ⅱ组(P<0.05%)。单因素分析示危险度、免疫表型、性别、初诊白细胞计数、特殊分子生物学、诱导化疗治疗反应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示危险度、不同方案、年龄、是否复发、诱导后缓解、初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死亡风险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CCCG-ALL-2015化疗方案治疗儿童ALL有一定成效。与GD2008ALL方案相比,CCCG-ALL-2015方案及早期复发率低,EFS和OS高,但是化疗毒副作用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肥胖症等代谢相关性疾病及其并发症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案很少,需要新的靶点。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因其线粒体中含有特异性的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 1,UCP1),能够利用脂解的脂肪酸,在将氧化呼吸链解偶联的过程中进行非颤抖性产热,释放能量减少脂肪堆积,有助于热量调节和能量平衡,而有效激活BAT可达到减肥的
研究背景及目的中暑(heatstroke,H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特征为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剧烈运动后使核心体温升高超过40℃,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高,预后差。继发于热打击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中暑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目前中暑肠屏障损伤的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因此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是目前急需探讨的重要方向。有研究显示,热打击导致血液向体表分布,内脏缺氧诱导活性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个人特征;与精神困扰、睡眠困难和睡眠模式之间的横断面关系;并检验手机成瘾行为与精神困扰、睡眠困难和睡眠模式的因果关联。研究方法:940名和902名学生分别在基线和1年随访时参与本研究。我们采用自编问卷采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生活习惯。采用手机参与问卷(MPIQ)测量手机成瘾的严重程度。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精神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艾塞那肽对合并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们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来自四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超过30mL/min/1.73 m2,并伴有大量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
第一章左心耳封堵术对房颤患者疗效的观察性研究研究背景: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非房颤人群的5倍,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虽然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房颤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因房颤的高复发率,术后停用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尚未被证实,故建议高卒中风险的患者,即使进行了导管消融术,也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预防卒中。90%NVAF患者的血栓起源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质脆化易骨折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骨质疏松已经威胁到了全球2亿人的健康,并且其发病率将不断增高。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是现今研究的热点。运动疗法已经被证实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改善骨代谢的简单、有效的手段,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目的:为了探究跑步运动对下肢长骨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我们设计了本研究。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直径为30~120 nm的纳米级脂质包裹体结构,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母乳、尿液和脑脊髓液等体液中。大部分真核生物细胞在正常或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富含特定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DNA、RNA(mRNA、non-coding RNA等)、蛋白质和脂质等。外泌体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细胞释放的外泌体能够被邻近细胞或远距离细胞所摄取,影响受体细胞的表型变化
研究背景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慢性炎症性疾病,调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是预防AAA的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许多研究通过基因敲除/敲入或病毒转染(如慢病毒、腺相关病毒、腺病毒转染)调控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改善AAA;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注射炎症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AAA。但是,基因编辑工具和单克隆抗体价格昂贵,长期注射病毒或单克隆抗体会产生耐受降低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的10.2%。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治疗对CRC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临床活性,其中高微卫星不稳定性(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H)及具有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
目的目前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尚标准的化疗方案,NCCN指南推荐PS评分较好的患者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系统化疗,但应答率只有35%-45%。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在基因测序结果指导下应用精准治疗是否存在临床获益,并探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术后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的基因改变特点。方法1.对入组患者的ORR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患者的近期疗效。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