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和常规内科方法治疗重度烧伤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重度烧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重症监护室(Burn Intensive Care Unit,BICU)2014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8例重度烧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血液净化组(CBP组,13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正规内科治疗方法,CB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高钠血症时以及治疗后24h、48h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钠离子(N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Glu)、血乳酸(Lac)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病情转归。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血液净化治疗后,CBP组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氧分压显著上升(P<0.05),心率、呼吸频率降低,体温渐趋下降,血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血乳酸、白细胞、血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降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钠逐渐降低,治疗前后血钠比较[(163.34±9.1)mmol/L:(146.4±2.3)mmol/L],差异显著。CBP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血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血乳酸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BP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血钠、血尿素氮、血肌酐、动脉血氧分压、血乳酸、白细胞、血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BP组有8例死亡,常规治疗组有10例死亡,死亡原因考虑为脑疝、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CBP组和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P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能有效降低重度烧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血钠浓度,是纠正重症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之一,且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度烧伤所致高钠血症效果比单一常规治疗更具有优越性,但对于改善并发严重高钠血症的重度烧伤患者的预后尚难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