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行为控制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员行为控制问题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现实需要,即当前官员的不规范行为多发,不仅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更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由于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因此官员的不规范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程度,影响到我国政治系统的稳定。二是理论需要,虽然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也分别从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和社会学的不同角度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尝试性的理论发展。 本文在综合人类行为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官员行为控制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假设官员行为具有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假设官员行为同样遵循“需要——动机——行为——目标达成”的人类一般行为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形成阶段、动机形成阶段和行为实施阶段是行为最终完成的三个关键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形成都受着个人人格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依据管理控制理论,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运用一定的控制方式和手段,分别对影响这三个阶段形成的个人人格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进行一定的控制,进而最终控制官员行为。本文的第一节主要是理论介绍,分别介绍了人类行为理论、管理控制理论和官员行为控制理论。第二节主要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官员行为控制体制的特点和改革开放后官员行为控制体制所发生的变化。本文的重点集中在第三、四节。第三节主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官员行为控制所遇到的三大问题:官员“不作为”、越权行为和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因。第四节主要是运用管理控制理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官员行为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官员行为控制的主体、官员行为控制的范围、官员行为控制的机制和官员行为控制的过程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建立有效的官员行为控制体制。通过本文的分析,未来我国的官员行为控制体制应该朝着更加系统化、立体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党政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中,普遍都设有多个分管副职。这种模式从建国之后出现延续到今天,一直都非常稳定。但是,这种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副职数量不断膨胀,机
本文试图以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角度出发,考察它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 关于中美关系的研究相当多,但较少有学者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角度对中美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一说,在“轴心时代”里,中国主要哲学流派基本全部产生,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质,并且日后每次思想上的回归都在向这个时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学、军事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支撑,在借鉴目前学术界关于军队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几种不同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