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央-地方规制主体的跨界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界污染治理机制研究主要涉及被行政边界所分割的环境公共品如何有效提供及管控等问题。多年来环境经济学主流观点集中于,政府对环境的规制职能应限定于制定环境标准、提供信息平台以及健全法律法规等对市场秩序的基础维护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又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公共政策的实施和改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影响。正式将我国环境治理主体选择问题及可能带来的不同实施效果纳入研究者和顶层设计者视线中。本文旨在以区域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分析跨界大气污染治理制度设计中最基础要素之一——规制主体的选择问题。文章主体部分首先从大气污染物双向跨界传输过程中的异质性特征出发,将跨界污染变量(即异质性污染物传输系数)纳入损害函数,扩展了经典的两地区环境模型。随后引入博弈分析方法,分别求出合作与非合作条件下最优区域社会福利解,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博弈下区域统一治理,即“联防联控”制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这为构造以区域社会福利值为目标函数的跨界污染协同治理优化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放松上述基础模型设定中地方规制主体同质假设,将区域内环境效用、减排成本及发展水平差异等更符合实际的异质性变量纳入模型体系,具体分析区域性跨界污染治理的中央-地方规制主体选择问题。用动态规划法分别对中央统一性政策和地方性政策的贝尔曼方程求解,得出两种政策下最优时间路径和区域最大化福利净现值。基于异质性地区变量和不同约束条件,分别讨论得出各种可能情形下的最优规制主体选择方案。主要结论为:在凹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下,跨区外溢越多,区域环境效用异质性越大,地区边际减排成本差异越大,则中央统一性政策越有效。反之亦反。文章随之梳理和比较了国内外跨界污染的规制实践及内在机制,从跨行政区规制主体和区域统一性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方面,定性地证实了前文结论,进一步深化主题。剖析了美国南加利福利亚洲空气污染治理区的发展历史,大区规制主体的具体职能、行政效力、法律保障,以及区域统一性规制机构的组织架构。进一步说明政策的有效性来自于制度的合理性,深化环境治理政策改革主要依赖环境规制制度创新。主权国内跨界污染规制制度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自于规制主体选择与整合方案。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为例,选取环保部2013-2019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AQI)和大气六项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对中央-地方两种规制主体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制统一性联防联控政策明显降低了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指数和大气六项分类指数,即显著改善了考察期内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与同时期受同种政策冲击的长三角地区比较,京津冀地区政策效果更显著。此外,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各组样本进行平行趋势检验以确保实证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基本证实了前述章节理论分析的各项结论,即地区差异越大中央统一性政策越有效。接下来的章节对两种规制主体统一性联防联控政策实施效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考虑到数据获得性和便于量化分析等因素,本文选取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2)的边际减排成本为区域内地方行政区环境治理差异的代理变量。用参数分析法估算出方向距离函数的具体解析式,计算出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方行政区上述两种大气污染物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子价格。根据边际减排成本组内标准差越大则地区差异越大的原则,不论在碳排放边际控制成本还是边际脱硫成本方面,相对长三角区域,京津冀组内地区性差异更大。以上实证结果论证了:组内异质性更大的区域,跨界污染中央统一性治理政策更有效。文章结论的政策启示十分明确。从我国区域发展和环境规制特征来看,跨界污染及环境治理成本的地区差距普遍存在。基于规制主体选择,我国治理跨界污染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应于国家环保部下设“大区防控司”,内设立法、执法和监测三个主要职能部门,在大区层面统一设计跨界污染治理方案,并主导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地区转移支付、环保金融创新、排污权交易等市场机制建设。立法部门按时编制大气质量管理计划,严格明确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制性排放标准;执法部门负责审查颁发许可证及对各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和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并对违规者给予处罚;监测部门负责对大气质量的监测分析并将权威数据向社会公布。三部门共同作用以实现对跨界污染损害的有效控制与追偿。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保护和促进环保技术进步的职能;不断强化环保部宣传教育司现有职能,使其有效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产品的支付意愿。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症)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加重的、以记忆障碍为核心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异常。其大脑皮质及海马等脑区的核心病理变化包括: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后聚集而成的双股螺旋细丝(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s),进一步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
货物识别定位技术是物流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但仍然无法达到工业级应用水平。本文以实现工业应用级货物识别定位算法为目标,围绕交互式堆垛纸箱机器视觉定位方法存在的泛化性不够高和交互不敏感等关键问题,从算法架构、数据集、训练方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模拟纸箱堆垛拆垛交互过程的交互式堆垛纸箱机器视觉定位算法。交互定位抓取方法结合智能装车卸车实际工况,将堆垛纸箱定位这种密集
研究背景: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病人康复。既往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及周围心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相应部位自主神经支配失衡,而脊髓作为调控心脏功能的重要部位,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甚少。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6-羟多巴胺(6-OHDA)去交感神经支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上胸段脊髓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 D
随着近年来风能的快速发展,陆上和海上适宜新建风电场区域逐渐减少,在一定的建设区域内,合理的风电场排布能更有效利用风能、减小建造成本、提高风电场的稳定输出。本文主要考虑,风力机运行时,除了尾迹(减速区)外,在风力机尾迹外部,还会出现风速提高的区域(加速区),该区域可以用于布置更高功率的风力机。本文主要对这加速区进行了数值及实验分析:1、研究了单台风力机尾迹区速度亏损及加速区的特征。主要采用稳态计算流
在互联网成为新基建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各类城市服务功能不断融合,形成了“网红餐饮”、“网红娱乐”、“网红游览”等“互联网+”的新型城市服务设施。并且随着手机使用人群的不断扩大,消费者资讯获取方式与消费模式的巨大转变,使得网红设施成为消费者消费生活的热点与潮流。但目前城市规划领域对于网红设施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开展网红设施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剖析城市空间要素对网红设施空间分布的影响,引导网红设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在直流电机的运转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目前,换向器的质检主要依靠人工。然而,人工质检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检测精度有限等问题,使得自动化检测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机器视觉技术凭借无接触、响应快等优势在工业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视觉技术,针对换向器钩上缺陷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弯钩表面存在纹理复杂、低对比度缺陷与
半导体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气体探测、激光医疗和国防军事等领域,主要通过在外延层中引入布拉格光栅来实现单模激射。典型的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有分布反馈式(Distributed Feedback,DFB)激光器和分布布拉格反射(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激光器,这两种激光器都采用掩埋光栅结构,需要二次外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本论文对基于垂直耦合的高阶表面光栅D
轴承是数控机床中的关键部件,其健康状态会影响机床加工精度、机床寿命以及事故发生几率,因此对轴承故障进行监测诊断,保证轴承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滚动轴承为对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研究噪声环境下轴承故障快速诊断技术,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建立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端到端故障诊断模型(CNNDM-1D),实现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一体化。开展实验对模型结构和超参数进行优化,引入批量归一化改进,并验
有限和(finite sum)优化问题,也被称为经验风险最小化,是机器学习领域的关键问题,它可以帮助学习模型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许多研究者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随机增量梯度方法(randomized incremental gradient methods),包括SAG(Stochastic Average Gradient)、SVRG(Stochastic
锂负极与高压/高容量正极的应用是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商用有机电解液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限制了高容量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使用具有高机械强度和电化学稳定的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的有机电解液有望实现高安全性的固态锂金属电池。但是现有的固体电解质难以平衡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与界面润湿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兼具良好润湿性、力学性能及高离子电导率的准固体电解质有望实现锂金属电池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