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部施用啶虫脒在黄瓜内的传导消解及对瓜蚜的生物活性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设施蔬菜发展迅速,但高温高湿、相对密闭的设施生产环境,导致虫害发生严重,极大影响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害虫防治手段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农药传统的施药方式(叶面喷雾、灌根)存在药剂利用率低、过量施用、误伤天敌、污染环境等问题,亟须探索新型的精准施药方式。本研究为熟化蔬菜茎部微量用药新技术,以黄瓜瓜蚜为研究对象,选择内吸性杀虫剂啶虫脒,以常规施药方法(叶面喷雾、灌根)为对照,研究茎部用药方式下啶虫脒对瓜蚜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黄瓜植株内的分布传导特点;同时测定黄瓜植株不同部位的啶虫脒残留,确定啶虫脒不同施药方式下的消解动态;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研发该药剂新型施药方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同时提取出黄瓜茎部用药技术的重要参数,确定茎部施用啶虫脒的药剂浓度、用药时期和用药次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分别采用黄瓜植株叶面喷雾法、根部内吸法和茎部内吸法3种方法测定了啶虫脒对瓜蚜的生物活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施药方式处理对黄瓜瓜蚜室内防效的持效期。结果表明:啶虫脒不同施药方式处理对瓜蚜的生物活性差异较大。药剂处理48h后,其对瓜蚜具有一定的触杀、胃毒活性和较高根部内吸活性,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4047mg/L和2.9278mg/L;茎部内吸活性相对较低,LC50值为21.2260mg/L。啶虫脒不同施药方式处理对瓜蚜室内防效的持效期差异明显,茎部用药后7-28d,药剂对瓜蚜的致死率没有显著差异,稳定在95.7-100%范围内;叶面喷雾处理后7-21d,致死率在70.1-100%范围内,28d以后降至70%以下;灌根处理下,第7d瓜蚜致死率为38.4-100%,之后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说明啶虫脒通过茎部用药对瓜蚜的速效性一般、持效期最长(大于28d),叶面喷雾速效性最好、持效性一般(小于21d),灌根处理速效性一般、且持效性较差(小于7d)。同时也表明茎部内吸活性相对较低与药剂对瓜蚜的作用时间短有关。  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茎部用药、叶面喷雾和灌根3种施药方式处理下,测定了啶虫脒在黄瓜植株地上整株及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在黄瓜苗单株啶虫脒有效成分用药剂量1.0mg条件下,茎部用药处理的啶虫脒在黄瓜植株整个地上部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药后7d达到峰值40.7mg/kg,且药后3-28d地上整株啶虫脒含量始终高于其他施药方式;灌根方式处理下,啶虫脒含量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药后3d达到峰值6.4mg/kg,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偏低;而叶面喷雾方式处理下,啶虫脒含量随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对植株不同部位的啶虫脒累计含量分布进行比较,发现施药初期(药后2h),啶虫脒茎部用药处理下的沉积量为下部叶片>茎部>中、上部叶片,灌根处理为下部叶片>中、上部叶片>茎部;施药中期(药后7、14d),各部位叶片中药剂沉积量差异性减小,具体表现为中部叶片>下部叶片>上部叶片>茎部;施药后期(药后28d),下部叶片枯萎,药剂沉积量为中部叶片>上部叶片>茎部。说明啶虫脒在黄瓜植株内具有较好的自下而上的传导特性,茎部用药的药剂利用率明显高于叶面喷雾和灌根。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田间大棚种植条件下,研究了啶虫脒通过黄瓜茎部用药和叶面喷雾2种施药方式处理在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20%啶虫脒可溶液剂按照有效成分144g/hm2(推荐高剂量的2倍)施药1次,茎部用药处理后啶虫脒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果实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008mg/kg和0.0004mg/kg,于药后7d达到峰值0.2013mg/kg和0.0092mg/kg,之后呈负指数函数的趋势消解,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00d和7.96d,药后28d消解率为69.25%和92.96%;叶面喷雾处理下的消解动态呈典型的负指数函数趋势,在果实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888mg/kg和0.0290mg/kg,半衰期为1.73d和2.86d,药后28d消解率为96.04%和90.34%。2种施药方式按照有效成分72g/hm2(推荐高剂量)和144g/hm2(2倍推荐高剂量)施药,果实和土壤中啶虫脒最终残留量的检出浓度均低于0.1mg/kg。推荐高剂量处理下,啶虫脒叶面喷雾在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高于茎部用药;2倍推荐高剂量处理下,啶虫脒叶面喷雾在果实中的残留量稍低于茎部用药,在土壤中稍高于茎部用药。说明啶虫脒通过黄瓜茎部用药在果实和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低于叶面喷雾,但是按照推荐剂量施药的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施药方式。  4.明确茎部用药配套载体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用药部位是子叶下茎基部,全生育期施药1-2次,可随黄瓜的绑蔓管理同时进行;同时注意用药浓度800mg/L以上会产生药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
国外报道,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中的MROV,但是该病原与同属斐济病毒属的另一种能够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的病毒RBSDV的生物学以及
[摘 要]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分析强社会网络关系和弱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我国农户借贷行为具有显著作用,在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弱社会网络关系,在非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强社会网络关系。  [关键词]社会网络;农村借贷  1 引言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很不发达,农户普遍都面临信贷问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也存在着严
目的:总结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脑血栓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
大豆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对水分供给反应敏感,系统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对科学合理的灌溉,提高大豆产量,抗旱节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危机日趋严重,干旱已经成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积极探讨粮食高产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减产已成为当今热点话题。为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目前已经成功培育出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新品系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予以常
目的:分析在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经验积累,分析当前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和结论:在护理实习生带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