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雷达导引头极化抗干扰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反舰导弹主要使用雷达导引头实现精确制导,在雷达导引头进入到扫描目标与跟踪测角工作模式时面临着来自自然环境或者人为故意放出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类型之中的人为施放干扰被分成无源干扰与有源干扰两种类型,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干扰环境中准确搜索跟踪目标是导引头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我国近些年来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但是主要技术突破集中在信号处理的时、频、空域上,在极化域的信号处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和挖掘。第一章绪论部分,从雷达导引头的发展历程讲起,分别从末制导雷达极化域对抗箔条干扰、角反射器干扰、有源噪声压制干扰以及有源欺骗干扰四个方面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走势进行展望。第二章主要介绍极化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分别介绍了完全极化、部分极化电磁波的极化表征,目标特性的极化表征方法,以及极化分解方法等。第三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比向量均值的箔条假目标干扰鉴别方法。首先基于“稳定后的箔条云的雷达回波可以看做是若干根细小箔条回波的矢量叠加”这一假设,建立双峰正态分布下的单根箔条细长偶极子模型,并依据后向散射方向上的几何关系推导得到和箔条偶极子的极化散射矩阵;研究表明箔条云极化散射矩阵的水平、正交极化比在水平、垂直、均匀分布姿态下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故提出极化比向量均值作为鉴别量。对水平、垂直、均匀分布这三种类型的箔条都有较好的识别性能。第四章主要内容是极化对消器抗有源干扰方法研究。首先对原始的极化滤波器进行了原理推导和仿真,对最小干扰噪声功率准则、最大回波信号功率准则和最大信干噪比准则三类极化滤波器的优劣进行了比较;接着仿真分析了极化对消器在不同迭代步长、信噪比、信干比条件下对抗有源噪声压制式干扰的效果;之后在有源欺骗干扰环境下,针对接收信号在时间、空间维度上难以提取和区分出纯干扰信号段的问题,加入诱导脉冲机制设计了基于正负斜率线性调频诱导脉冲的极化对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取正负调频率的诱导脉冲有更好的干扰抑制效果。第五章针对角反射器阵列形成的无源假目标干扰,提出一种基于Pauli极化分解和BP神经网络的鉴别方法。将真假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Pauli极化分解,得到四个归一化权值系数特征量,之后结合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进行分类鉴别。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Pauli极化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仿真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
其他文献
A high-voltage pulsed discharge(HVPD) pretreatment was used to strengthen the leaching effect of Carlin-type gold ore containing arsenic. Optimal results of the pretreatment experiments were obtained
期刊
喷管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产生推力的装置,喷管性能分析和传热计算是喷管设计的重要部分,而实现它们的方法便是对喷管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对于追求高效率的工程应用来说,流场计算希望既快且准。而针对火箭发动机喷管流场超高雷诺数的特性,其大部分流动区域实际上处于近似无粘状态,仅有壁面薄层需要考虑粘性效应,因此无粘流场结合附面层修正是工程上最适合喷管流场分析的计算方式。本文在已有无粘化学动力喷管流场求解器的基础上研究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测控系统软件需要适应各种设备、各种频段任务、各种型号飞行器的测控要求,软件需求变化快,软件状态明确晚,软件研制周期短,连续运行时间长,软件质量要求高,软件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目前航天测控系统软件需要探求新技术、新架构以适应航天测控系统需求。本文以航天测控系统为切入点,通过研究虚拟化、服务通信、资源调度、服务管理等关键技术,将微服务架构思想融入到航天应用软件设计中,
随着人们对导航定位服务的日益依赖,导航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关注。GNSS接收机易受外界干扰,信号传播中的多路径效应、城市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以及人为的欺骗等都可能造成导航系统的故障。因此,需要借助一系列相关技术,克服接收机干扰提高接收机的可靠性。本文涉及GNSS/INS矢量深组合导航接收机的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涵盖的主要技术有如下几点: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是提高GNSS接收机性能并提高抵抗干扰能力的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以其功率灵活可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低功率下能够保持高比冲等特点,可用于执行微小型卫星的姿态控制、阻力补偿以及星座相位控制等任务。随着PPT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研制高性能的PPT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加速过程直接影响着推力器的性能,因此有必要从PPT的工作过程出发,对放电通道内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演化机
液体火箭发动机变推力调节是当今航天推进领域的关键技术,对确保航天任务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的方式分别对氢氧补燃发动机推力调节方案和调节过程开展了仿真研究,重点就推力调节方案的选择、流量调节阀动态特性以及流量调节阀对推力调节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各组件开展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燃烧组件、涡轮泵、冷却夹套、节流元件和管路等主要组件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收敛
深度神经网络(DNN)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优化控制等各种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DNN设计的越来越深,高计算资源需求阻碍了其在嵌入式设备上的大规模应用。面对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压缩技术,包括剪枝、量化、蒸馏等。而在嵌入式设备的神经网络推理加速硬件上,提高DNN计算效率最普及的方法是使用较低精度的网络表示,即量化。大多数关于神经网络量化的方法都涉及到从头开始的训练,或者作为预先训练的浮
锁相环(PLL)是用于生成与输入信号同相位信号的电路,从它第一次被发明至今,经过了许多发展创新,演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类型,并且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常见的主要可以用作为频率综合器,数字数据时钟恢复,FM解调电路等。本课题背景是基于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C)项目的研发,目的是设计ADC中提供JESD204B接口时钟信号的锁相环模块。随着转换器精度速度的提升,并行数据传输方式逐渐被高速串行
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美国Space X、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发射了如Star-Link等搭载系统级加固商用处理器的卫星。因为商用卫星有小型化、抗辐射、计算能力强的需求,所以对异构集成电路电、热、力、抗辐射能力的高可靠性和计算性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空间应用,本课题主要对异构处理器计算性能和高可靠性中的抗辐射能力进行考虑。通过单元库等传统加固方式加固过的处理器不超过500MHz的处理速度越来越无法满
基于图像处理的液位测量技术通过分析贮箱内液面图像实现液位测量。区别于传统的液位测量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液位测量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毛细、粘滞等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基于图像处理的液位测量无需额外的测量管路,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的优点。此外,液面图像包括了更为丰富的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我们不仅可以提取液位高度,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沸腾、晃动等液面状态。基于以上优点,基于图像处理的液位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