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后脓毒症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 TNF-a)与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血清中表达的变化,探究脓毒症时外周血炎症因子表达程度与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以及使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的干预下对这三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C57BL/6雄性小鼠48只,先随机主要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CLP组(n=8)、白藜芦醇组(n=24),其中白藜芦醇组又以不同给药剂量(20mg/kg、40mg/kg、80mg/kg),分别随机对应分为3组:Res20组(n=8)、Res40组(n=8)、Res80组(n=8)。2、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LP组小鼠均在实验开始后2h经腹腔注射0.4ml蒸馏水,白藜芦醇组小鼠均在实验开始后2h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0.4ml,各组小鼠均在实验开始后的6h、12h、24h,经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后取血清。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术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cTnI、h-FABP浓度。4、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实验后数据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比较分别采用LSD法(方差齐性)和Dunnett 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程度。成果:1、CLP术后小鼠出现一般状态改变,白藜芦醇组较CLP组症状减轻以及72h内死亡率低。2、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小鼠血清TNF-a与cTnI、h-FABP浓度的变化值呈正相关。3、CLP组及白藜芦醇组术后6h血清TNF-α、cTnI及h-FABP浓度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4、与CLP组相比,白藜芦醇各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TNF-α、cTnI、h-FABP浓度,并且各时间点均低于CLP组(P<0.01),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偏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实验中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20mg/kg、40mg/kg、80mg/kg)对于降低血清TNF-α、cTnI、h-FABP浓度并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脓毒症小鼠模型中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心肌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2、白藜芦醇可能具有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而减轻心肌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