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衍生物/醋酸纤维素共混纳滤膜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滤膜是一种具有独特分离性能的现代膜分离技术,在水软化、海水淡化、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β-环糊精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种环糊精衍生物(环糊精聚合物和环糊精包合物),分别将其作为添加剂与醋酸纤维素(CA)共混,经相转化法制备共混纳滤膜,研究这两种环糊精衍生物的添加对CA纳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以β-环糊精为起始原料,与2-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全溴化的大分子引发剂(21Br-β-CD);接着以21Br-β-CD为引发剂,通过SET-LRP聚合法制备了星型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oly(HEMA-co-MMA);随后将其与CA共混经相转化法制备共混纳滤膜,考察了聚合物组成、聚合物含量、操作条件等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聚合单体HEMA与MMA的比例为5:5时,共混膜的性能数据最佳。当聚合物Poly(HEMA-co-MMA)添加量从0 wt%提高到6.0 wt%时,膜通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状态(从25.2 L m-2 h-1降低到13.5Lm-2h-1),对硫酸钠的截留率先上升随后趋于稳定状态(从68.8%上升到 94.0%)。本文通过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具有抗菌活性的三氯生/环糊精包合物(TR-CDIC),随后将其与CA共混经相转化法制备共混纳滤膜。研究表明,当TR-CD IC添加量从0 wt%提高到5.0 wt%时,膜通量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状态(从12.9 L m-2h-1上升到22.2L m-2h-1),对硫酸钠的截留率先降低随后也趋于稳定状态(从94.4%降低到77.8%)。长期运行稳定性实验表明,TR-CD IC在测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流失。抗菌实验表明,TR-CD IC的加入赋予了共混膜抗菌性能,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抗菌剂的抗菌活性。本文对所制备共混纳滤膜的操作条件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共混纳滤膜为典型的荷负电纳滤膜。此外,通过FTIR、1HNMR、DSC、GPC等手段对Poly(HEMA-co-MMA)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1HNMR、DSC、XRD等手段对TR-CDIC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借助ATR-FTIR、SEM、AFM,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手段对纳滤膜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其他文献
俄国数学家A.A.马尔可夫于1907年提出的马尔可夫过程(Markov Process)的原始模型是Markov链,马氏链主要不同于其它随机过程的地方是它的无后效性,即现在状态的条件下,将来状
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5万亿桶开发价值较高的稠油资源仍然埋藏在地下,因此,深入研究蒸汽驱等提高稠油采收率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前景良好。稠油蒸汽驱开发实践证明,蒸
以往的研究指出印度洋偶极子(IOD)可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那么提高对其形成机制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 4月欧亚大陆积雪异常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形成的强迫作用,
近来,功能化聚酰亚胺由于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出色的机械强度、抗氧化以及耐腐蚀等优点,在聚合物电存储器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多针对功能化聚酰亚
在子流形几何中,刚性问题和变分问题是两类重要问题,被几何学家广泛研究。刚性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拼挤(pinching)定理来反映。对变分问题,我们可以研究临界点的稳定性和Jacobi
目前,过度开发使用化石燃料而引起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全球能源危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寻求可替代清洁能源以及能量存储转换系统被广泛关注,如燃料电池、电解水、
光学显微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在显微成像中,样品聚焦是实现高质量成像的重要前提,精确聚焦的样品能够提供模糊程度最小、细节最丰富、对比度最高的显
近年来,一系列环境事件的爆发,严重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来说,这一刻不容缓的问题将环境信息的披露一步步推向前沿。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广泛关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 Aided Geometeric Design,简称CAGD),其核心的内容为:在电脑的造型程序中,表达、运算、解析和总结曲线曲面信息.其中曲线的降次一直是CAGD的热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他们在民办高校里的学习收获,直接影响着他们毕业以后的就业,更对他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