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滤膜是一种具有独特分离性能的现代膜分离技术,在水软化、海水淡化、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β-环糊精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种环糊精衍生物(环糊精聚合物和环糊精包合物),分别将其作为添加剂与醋酸纤维素(CA)共混,经相转化法制备共混纳滤膜,研究这两种环糊精衍生物的添加对CA纳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以β-环糊精为起始原料,与2-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全溴化的大分子引发剂(21Br-β-CD);接着以21Br-β-CD为引发剂,通过SET-LRP聚合法制备了星型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oly(HEMA-co-MMA);随后将其与CA共混经相转化法制备共混纳滤膜,考察了聚合物组成、聚合物含量、操作条件等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聚合单体HEMA与MMA的比例为5:5时,共混膜的性能数据最佳。当聚合物Poly(HEMA-co-MMA)添加量从0 wt%提高到6.0 wt%时,膜通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状态(从25.2 L m-2 h-1降低到13.5Lm-2h-1),对硫酸钠的截留率先上升随后趋于稳定状态(从68.8%上升到 94.0%)。本文通过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具有抗菌活性的三氯生/环糊精包合物(TR-CDIC),随后将其与CA共混经相转化法制备共混纳滤膜。研究表明,当TR-CD IC添加量从0 wt%提高到5.0 wt%时,膜通量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状态(从12.9 L m-2h-1上升到22.2L m-2h-1),对硫酸钠的截留率先降低随后也趋于稳定状态(从94.4%降低到77.8%)。长期运行稳定性实验表明,TR-CD IC在测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流失。抗菌实验表明,TR-CD IC的加入赋予了共混膜抗菌性能,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抗菌剂的抗菌活性。本文对所制备共混纳滤膜的操作条件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共混纳滤膜为典型的荷负电纳滤膜。此外,通过FTIR、1HNMR、DSC、GPC等手段对Poly(HEMA-co-MMA)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1HNMR、DSC、XRD等手段对TR-CDIC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借助ATR-FTIR、SEM、AFM,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手段对纳滤膜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